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絮体的破碎与恢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烧杯实验以及在线粒度监测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所生成絮体的破碎以及随后絮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絮体的破碎以及恢复情况因混凝区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在稳定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且破碎后的絮体可进一步增长,其恢复因子高达259%;在电中和混凝区,絮体的强度最小,易于破碎,但破碎后可完全恢复;在再稳区和卷扫混凝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但破碎后不能完全恢复,其中后者的恢复因子仅为18.6%.再搅拌强度越大,对絮体的破碎及恢复程度的影响越大.对于卷扫混凝,经再搅拌破碎后而得到部分恢复的絮体,相对于未经再搅拌的絮体而言,其絮体层与水体间界面的沉降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均较低,且在絮凝沉降区和区域沉降区,该絮体界面的瞬时沉降速率在同一絮体浓度下均较低,但在压缩沉降区,二者的瞬时沉降速率相同.  相似文献   
112.
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常青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9,18(2):168-172
制备了聚合酸硫酸铝絮凝剂。其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5.5-6.0,SiO2浓度2.0-3.0%,Al/Si摩尔比1.0或0.1。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Al2(SO4)3,已参加聚合物的生成。应用实验表明Al/Si摩尔比是影响其絮凝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该产品对于低浊高色度水的处理肯人优异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13.
为探索赤泥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开展了高肥料投入条件下,原状赤泥及焙烧赤泥掺混土壤对油菜生长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肥料投入条件下添加2,4 g/kg赤泥不仅未造成油菜减产,而且赤泥的施用使油菜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提高16.5%,Vc含量提升4.5%~20.9%,虽然存在油菜地上部全磷含量降低的趋势,但降低程度未对油菜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新型复合聚铁硅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的复合聚铁硅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 ,通过混凝实验探讨了复合聚合硫酸铁硅PFSS、聚硅酸铁PSFS的脱色除浊、COD去除及氮、磷去除效果 ,并与常用的聚合硫酸铁PFS进行絮凝效果及经济成本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用复合型聚铁硅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絮凝效果好 ,除浊率达 99%以上 ,脱色率 6 5 %~ 70 % ,COD去除率 70 % ,而且氮、磷去除效果好 ,成本低廉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酸、碱废水的中和絮凝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酸、碱矿水的中和絮凝作用,并对酸、碱矿水中和絮凝过程中的最佳混合比、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尾矿砂颗粒的作用,以及凝聚颗粒的沉降规律等进行较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碱性矿水中和酸矿水及去除金属污染物,对于恢复矿区污染河流的水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微量加碱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改进及Al13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加碱速度对做量加碱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并提高了AlCl3、和NaOH的允许浓度及产品的总铝浓度.同时对AlCl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_Ala形态首先与OH^-反应生成Ale形态,然后Ale形态与Ala形态反应生成了Alb形态,即AlCl3形态.第二步反应较慢,为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且为吸热反应,AlCl3的生成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7.
聚合硫酸铝的制备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Al2 (SO4) 3·1 8H2 O为原料 ,采用一次加碱法 ,高速剪切合成聚合硫酸铝 (PAS) ,研究碱化度 (B)对铝离子形态的影响 .采用混凝实验比较AS ,PAC ,PAS的混凝效果 ,测定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含量 .结果表明 :相同B值条件下 ,PAS的Ala 少于PAC的Ala 含量 ,Alb 含量与PAC基本持平 ,Alc 含量大于PAC的Alc 含量 ;PAS的pH适用范围宽 ,絮体沉降性能强 ,残留铝量低 .  相似文献   
118.
经济有效的城市与纳污河污水强化絮凝工艺技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当前,水环境污染治理与城镇污水处理已成为困扰我国各级政府的突出问题,或投资高而无法兴建,或建成由于运行费用高而无法正常运行。为了使我国城镇污水近期内得到有效处理,实现达标治理目标,明显消减区域性河流与沿海海域污染负荷,各地在兴建治污处理设施时应根据当地实际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实用型城镇污水净化处理技术系统,将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与运行费用控制在地方政府经济与环境能够承受范围内。   强化絮凝技术是在一级处理工艺基础上,通过投加化学絮凝剂等强化措施去除城镇污水…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破乳 -絮凝 -砂滤 -吸附”法对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 ,该法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油和色度 ,出水的 pH、COD、油和色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0.
铝业碱性赤泥的悬浮碳化法脱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琪  李津  赵颖  栾兆坤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2275-2280
研究探讨了碱性废弃物赤泥的常压悬浮碳化法脱碱绿色环保新工艺。详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以及CO2通气量4个因素对赤泥脱碱效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和技术条件。研究表明,在温控60℃,反应时间1.5 h,液固比为10,CO2通气量为0.8 L/min的反应条件下,赤泥脱碱率(以Na2O计)达到85%以上,同时得到含3%~5%碳酸盐的碱性溶液。与传统生石灰脱碱工艺相比,悬浮碳化法具有操作简便、脱碱率高、所得碱纯度高,无废弃物排放等优点,并可实现双废物(CO2废气和赤泥废弃物)的可持续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