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区域贫困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在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区农村贫困在地理和人口的分布上更加突出,就其产生的维度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落后与地理条件恶劣两大方面,边疆地区特别是与外界接壤区域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尤其复杂,使得边疆农村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贫困发生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当前中外研究区域农村贫困的文献较多,从内容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割裂区域社会发展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偏重于整体定量分析,本文通过2006-2012年新疆边境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分位数条件回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因素如何影响边境县市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贫困发生,研究结果显示:1模型整体分析表明,一线居民守边、农业产值比重等社会发展因素对农民增收和减贫都有显著作用,教育年限、扶贫资金因素显著减缓农村的贫困。平均海拔、人均林地和矿产资源等地理条件因素显著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但作用方向不完全一致。2不同分位数点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分位数点各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譬如扶贫资金在0.75,0.9高分位点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更大,以及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减贫效应更显著。3从社会发展和地理条件两大维度结合上分析,社会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区域不利地理条件的贫困效应。为此本文提出边疆农村的脱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从而跳出"扶贫陷阱"的怪圈。  相似文献   
72.
73.
张毅博  张运林  査勇  施坤  周永强  刘明亮 《环境科学》2015,36(12):4420-4429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是指可以被植物利用并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太阳辐射,其进入湖水后受光学组分(悬浮颗粒、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和浮游植物)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发生衰减,对湖泊生物的密度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构建了基于Landsat 8影像数据的较为清洁的新安江水库PAR漫衰减系数的遥感估算模型,进而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的第二、三和第八波段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估算结果,模型决定系数为0.87.利用独立样本对构建的模型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9.16%,均方根误差为0.06 m~(-1),由此可见利用Landsat 8数据的3个波段,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较清洁水体的PAR漫射衰减系数.基于14景Landsat 8影像发现,新安江水库PAR漫射衰减系数季节差异性明显,秋季(9~11月)和夏季(6~8月)PAR漫射衰减系数较高,分别为(0.82±0.60)m~(-1)和(0.77±0.41)m~(-1),而冬季(12~次年2月)和春季(3~5月)PAR漫射衰减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0.56±0.50)m~(-1)和(0.40±0.45)m~(-1).新安江水库PAR漫射衰减系数空间差异性显著,全湖PAR漫射衰减系数变化范围为(0.002~13.86)m~(-1),均值为(0.64±0.49)m~(-1).漫射衰减系数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季节性降雨和浮游植物季节性生长引起,空间差异性主要由外源河流输入和部分水域采砂过程导致悬浮物浓度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74.
面对危机,我们要对全球经济体系实施改造,以创新的建设性的能源利用方式将传统的灾难性的能源消耗方式置换出来。奥巴马的能源改革以污染方购买排放许可为锁钥,以能量本位制为战略高度,它将再造国际分工,也将改造中国的发展资源和创新力量。对此,中国应采取超美战略,将能源产业提升为国家主力产业;尽快采取果断、务实的方案,改变在全球分工中的"苦力"角色。  相似文献   
75.
建立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英  姜佩华 《化工环保》2004,24(Z1):442-44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自体系建立以来各国企业纷纷开展ISO14000认证.从区域的开发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入手,以上海某工业园区为例,提出了区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思路环境因素评估-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管理方案-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相比较,归纳出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及特点,是对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76.
浮选机从采油污水中除油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选机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已停用、报废,以至拆除。文中分析了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机械方面的问题、液面高度失控问题、浮选除油的影响因素、以及浮选除油的附带作用等。总体来说,浮选机除油的效果是肯定的,通过改进其性能,处理效果还能提高,出现的问题都不难解决。所以,浮选机的应用还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除油方法。  相似文献   
77.
本法不仅简化了湿法采样的繁琐过程,也减少了前处理可能导致的试样损失,使用液晶固定液较好地完成了甲酚异构体的分离。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采样840 L)。各种酚的回收率在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78.
亚甲基蓝光度法测定硫化物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得出结论:使用亚甲基蓝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硫化物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可由0~25μg扩展到0~40μg;5.0μg/mL的ZnS混悬液置于冰箱内保存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桡足类动物红纺锤水蚤(Acartia erythraea)分别在Cu2 、Ag 、Cu2 Ag 混合溶液中的暴露实验,测定了其对Cu2 、Ag 的吸收速率常数、排出速率常数,并对Cu2 和Ag 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单金属暴露的条件下,红纺锤水蚤对Cu2 、Ag 的吸收速度分别为1.09×104L·g-1·d-1、3.31×104L·g-1·d-1,排出速率常数分别为0.096 d-1、0.1056 d-1.而在Cu2 Ag 的混合暴露体系中,红纺锤水蚤对Cu2 、Ag 的吸收速率分别下降到9.17×103 L·g-1·d-1、2.87×104L·g-1-d-1,Cu2 和Ag 的排出速度常数则分别降到0.084 d-1和0.1008 d-1.动态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Cu2 和Ag 存在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与暴露在单金属溶液中的红纺锤水蚤相比较,在暴露于Cu2 、Ag 混合体系中动物体内的非极性部分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说明其在食物链中对于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有效性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0.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滇西北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18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运用ArcGIS 10.1软件分析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并结合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差、平均海拔)和气候因子(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物种多样性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滇西北地区高等植物多样性从南到北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纬度和海拔高差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呈显著相关(P0.05);而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滇西北地区高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可能主要与纬度和海拔高差这2个地理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