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019 年 8 月 20 日汶川县板子沟暴发了泥石流,“8·20”板子沟泥石流造成沟内村庄、厂房、水电站和格栅坝受损,泥石流冲毁沟口桥梁,造成都汶高速公路 S9 断道。基于现场勘查和室内试验资料,分析了“8·20”板子沟泥石流特征,泥石流平均流速达 5.6 m/s,洪峰流量 535.98 m3 /s,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约 69.63×104 m3 ,向岷江输砂约 25.97×104 m3 ,表现为堵溃型沟谷泥石流。提出了基于 Tamotsu Takahashi 模型的泥石流降雨阈值预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确定泥石流的临界雨强和暴发时间,“8·20”板子沟泥石流的临界雨强为 5.7 mm,小于历年临界雨强。基于水文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板子沟的防治措施:按 10 年、20 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时,可采取设置防护堤的方式;按 50 年、100 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时,可采取设置防护堤+拦砂坝的方式。  相似文献   
22.
目前,深圳市对生活饮用水源的无机污染物监测项目较多,但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仅限于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笼统的指标,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较多,对环境的破坏和人体的危害差别很大.因此,开展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对保证深圳市饮用水质、缓解缺水状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3.
通过不同泥石流容重、不同堆积区坡度条件、不同水槽坡度条件的泥石流连续堆积实验共3组106次实验,定量地探讨了粘性泥石流扇状地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以泥石流扇状地纵、横方向的平均堆积坡度为依据,将粘性泥石流扇状地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扇状地在纵、横方向快速发展为特征。第二阶段扇状地纵向不再发展,以横向发展为主。第三阶段以扇状地纵向发展为主,横向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4.
四川甘孜达曲各目弄巴沟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各目弄巴沟为雅砻江支流达曲的一级支沟,该沟地处川西高山高原区,处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达曲工程区内,曾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公路、村庄、学校、小水电站、桥梁等的安全.该沟泥石流具有规模大,危害严重、冲淤强烈、容重大,固体物质粒径粗等特征.在分析了该沟泥石流的特征基础上,预测了泥石流灾害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25.
金沙江下游地区输沙与泥石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分析了金沙江下游地区泥沙资料的基础上,指出金沙江下游泥沙的地区分布、沿程分 布、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均受泥石流活动的时空控制,并提出了输沙模数的计算公式和不同地 区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26.
云南小江流域中上游泥沙特征及模型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长江上游小江流域的地质地貌和方文气象背景分析,并结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试验中,对水流、泥沙及其运动过程按野外勘测资料和试验要求进行了合理的简化。通过研究提出了小江流域中上游泥沙的活动规律及产沙条件,为小江引水工程的改造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7.
为详细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特征,评估冰碛物作为地质灾害物源和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选取帕隆藏布流域32处典型冰碛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天然密度、含水率、颗分、大型直剪、三轴剪切、膨胀性、渗透性等原位试验和室内测试,结合现场剖面测绘等调查手段,总结了冰碛物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和物理力学参数特征,统计了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冰碛物物理力学参数与含水率、孔隙比及粘粒含量密切相关,其中天然密度和压缩模量均与孔隙比呈线性负相关,而垂直渗透系数和自由膨胀率与粘粒含量呈二次方关系,抗剪及抗压强度与孔隙比和含水率呈二元函数关系。通过分析冰碛物在三种不同沉积部位(现代冰舌前缘、冰川谷中游、沟口主河岸坡)的起动方式,初步探讨了冰碛体的稳定性及其在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中的不同应用对策(桥隧绕避、工程边坡、路堑或地基等)。  相似文献   
28.
粘性泥石流沟床的冲淤具有其特殊的机理,年内及一场泥石流的沟床冲淤主要受泥石流体性质、流型、规模的控制,阵性运动中沟床演变主要反映在残留层厚度的变化。对云南东川蒋家沟进行野外现场泥石流及沟床冲淤的定位观测,应用观测资料对阵性粘性泥石流泥深、流速、拖曳力与沟床冲淤值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泥深<2.0m,流速<8m/s,流量<1500m3/s情况下,阵性泥石流运动前后沟床冲淤值与三者没有明显线性关系,沟床冲淤幅度较小,一般在-0.8~1.0m之间。通过分析,求得粘性泥石流沟床冲刷深度极限值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9.
不同出口山脚约束的泥石流淤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柳金峰  欧国强  游勇  吕娟 《灾害学》2009,24(3):7-10
汶川8.0级地震后,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很多位于泥石流沟口堆积区的居民建筑、交通干线、临时设施等都不可避免会遭受到泥石流的威胁.不同泥石流沟堆积区两侧山脚的夹角都有所不同,其对泥石流在堆积区的淤埋情况也会有所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开展了18组室内实验,探讨出山口山脚约束对泥石流淤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约束程度的加大,泥石流扇状地的淤埋宽度随之减小,淤埋长度和厚度随之而增大,泥石流淤埋危险有向下游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河滩地是西部山区的重要土地资源,绝大部分山区河滩地因泥石流而生,又因泥石流的后期作用而可能消亡.以云南省小江为例,指出泥石流对西部山区河滩地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泥石流对河滩地的淤埋、淹没和冲毁等负面作用,为西部山区河滩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