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为探讨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重污染时空演变特征,对"2+26"城市7年间的大气环境监测网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年际变化上,重污染过程次数逐年下降,发生时长和强度分3个阶段大幅降低。相比2013年,2014—2016年重污染小时数、天数和峰值浓度均降低了一半左右,2017—2019年则下降了约80%。目前,区域重污染过程以持续1~2 d的较短过程为主。在季节分布上,全年重污染集中于秋冬季,其中冬季占比从60%升至80%,尤其是1月的重污染占比最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差异明显缩小,呈相对均匀化趋势,区域污染中心有所南移,南部的冀南豫北区域在区域重污染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在污染成因基本类型上,污染排放导致的积累型为主要类型,占比约90%;沙尘型及烟花爆竹燃放型的总占比约为10%,虽然其占比较低,但近年的比重较稳定,未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22.
对银川地区菜地土壤和蔬菜中有害元素进行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表明该地区菜田土壤中氟、铅、汞有一定程度污染,镉污染也已露头;一定比例的蔬菜中,受到轻污染的元素有:铜、锌、铅、镉、砷和氟;汞在28.3%~53.2%的大白菜和青萝卜中受到中度及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323.
野外模拟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扰动是水体的固有特征.为探究扰动方式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在试验期间测定各扰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92、19.42、58.27 mg/L,平均细胞密度为1.06×108、1.23×108、3.48×108 L-1,持续扰动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②在间歇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优势种始终是微囊藻,其占比平均值为84.61%;对照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由微囊藻逐渐转变为湖生伪鱼腥藻,其中微囊藻占比从试验开始时的77.84%到试验结束时分别降至4.72%和5.62%,而湖生伪鱼腥藻从试验开始时的0.55%到试验结束时分别升至94.40%和90.52%.③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02、1.03和1.63,持续扰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研究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歇扰动有利于维持微囊藻在太湖浮游植物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表明扰动方式显著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324.
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数值预报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空气质量模式数值预报产品及天气图资料,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的评估方法,将其用于评估NAQPMS模式系统对2013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静稳型、沙尘型和特殊型3类重污染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并探讨了重污染天气过程早报、晚报及漏报的可能气象条件原因,以提高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数值模式系统提前3 d预报重污染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可达57%,秋冬季预报效果好于其他季节,静稳型预报效果好于沙尘型和特殊型.对模式AQI预报结果统计发现,当预报AQI值达到150以上时,实际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概率较大,如定义AQI等于150作为重污染天气预警临界值,模式预报准确率可提高至70%以上.天气系统对污染过程预报有重要影响,WRF气象模式对中低层天气系统位置及强度预报偏差是导致静稳型污染过程早报和晚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5.
详细介绍了ABB公司ACS5000系列中压变频器在土耳其ISDEMIR钢厂烧结一厂机头除尘改造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实际的运行监测及计算分析,该设备的平均节电率为25%,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6.
为研究热气溶胶灭火剂在开放空间内抑制油池火的作用规律,找到最佳施放条件,以硝酸钾+双氰胺+酚醛树脂体系的热气溶胶灭火剂为试样,采用灭火棒喷射的施放方式,控制施放角度、施放距离、火焰作用位置及风速等条件,进行油池火的局部灭火试验,并用摄像机记录热气溶胶灭火剂与火焰作用的过程。结果表明:热气溶胶灭火剂与火焰作用的瞬间会加剧火焰的燃烧,且只有当灭火剂作用于火焰根部时才能有效地抑制油池火;灭火时间随施放角度增大先缓慢变小后明显变大,随施放距离增大先变小后变大;在顺风、侧风和逆风条件下,风缩短了灭火剂的有效施放距离,且风速越大,有效施放距离越短。由试验结果得出,热气溶胶灭火剂抑制油池火的最佳施放条件为施放角度等于45°,施放距离等于50 cm,且灭火剂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相似文献   
327.
利用时间和事件序列图分析技术,对某一具体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展示了事故的具体发展过程,找到导致事故的关键事件,通过对关键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用XRD、UV-vis、BET等测定技术对所制得的粉体试样进行了表征。同时以甲基橙及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发现其光催化活性大大高于未改性二氧化钛粉体,并得出当n(Zr)/n(Ti)=5/300时,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29.
采用GC/MS法测定了上海市西部郊区某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讨论了PCBs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PCBs浓度为261.80ng/g,处于低污染水平。共有11种PCBs的同系物不同程度检出,主要以五氯联苯为主。多氯联苯毒性当量为3.26μg/kg,其中PCB126的贡献量最大,占总量的99.6%。  相似文献   
330.
为了研究在藻体钙化情况下Cd对集胞藻的胁迫作用,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通过不同浓度Ca2 、Cd2 配比下培养基中生物量、光合溶解氧、叶绿素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反映钙化条件下Cd2 对集胞藻细胞的胁迫程度.结果显示,钙离子的存在能够使Cd2 对藻细胞的毒害作用减小并保护其受到进一步损害;二因素影响下交互试验,发现Ca2 、Cd2 分别与生物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FCa2 |>F0.05|FCd2 |>F0.05),两者的交互作用与其呈显著正相关(FCd2 >F0.05).SEM和EDS观察到钙化层的产生.这说明重金属Cd对藻体胁迫压力的减小是由于钙化层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