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厦门湾海水中的底泥为接种物筛选得到1株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菌株XMS-1,研究该菌株相关特性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RNA基因测序的结果确定其种属,并用以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该菌株的产电性能,以及对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r (Ⅵ)的还原能力。菌株XMS-1经鉴定属于Shewanella属,当MFC中接种初始浓度OD600为0.3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密度18 mW/m2、电流密度243 mA/m2,细菌能够在pH为7~8和NaCl含量为0~6%条件下实现对Cr (Ⅵ)的还原。XMS-1该菌株能在较宽的pH和较高的盐度条件下高效还原Cr(Ⅵ),并且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活性,为微生物直接处理含盐工业废水和实现海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2.
测定了四种活性炭在常温下对异丙醇-水溶液的静态吸附等温线,并对其中三种活性炭作了固定床的动态吸附透过曲线。文章对吸附平衡和透过行为进行了讨论。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与总传质系数代表值有关的问题,强调了开展表面扩散系数和孔扩散系数测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3.
以铁碳微电解废铁泥为原料制备轻质烧结陶粒填充于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在实现废铁泥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实现了低C/N废水的氨氮厌氧氧化.反应器经过60d的驯化,出水趋于稳定,NH4+-N平均去除率接近100%,TN平均去除率为14.19%,NH4+-N在反应器中实现了厌氧氧化,出水中的N元素以NO3--N为主.反应器中的Fe-N耦合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在反应器底部主要发生的生化过程为有机物水解、异化铁还原和NDFO反应,中部主要发生Feammox和NDFO反应,顶部主要发生NDFO反应.  相似文献   
84.
采用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用于湿式H202降解吡虫啉农药废水的Cu-Ni-Ce/SiO2催化剂,利用TG、BET、XRD和XP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以及催化剂表面结构与活性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焙烧温度,cu、Ni、ce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催化剂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加,Cu、Ni固溶体量和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量增加.湿式H,O,降解吡虫啉农药废水时,600℃下焙烧获得的Cu-Ni-Ce/Si02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催化剂用量10 g·L-1、反应温度为110℃、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用量、进水pH为9.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1.5%,活性组分溶出量较小.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CuO、NiO、CeO,及Cu、Ni固溶体之间的相瓦作用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催化剂湿式降解吡虫啉农药废水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炼铁厂原料系统转运皮带的尘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带双层密闭罩具有严密性好 ,维护和检修方便 ,坚固耐用等特点 ,在炼铁厂转运皮带上使用表明 :对返矿、球矿的转运皮带或落差大的转运皮带上的尘源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岗位粉尘浓度小于 10mg/m3  相似文献   
86.
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过程,取决于操作条件、基质组成等多种因素.在简述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研究进展,指出厌氧污泥颗粒化应用前景广阔,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厌氧污泥颗粒化技术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据有关统计,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之间意外夹人伤害事故在自动扶梯事故中占有最大的比例,本文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为理论基础,以CAD、Solid Works为辅助设计工具,研究设计一种安全装置,在乘客被夹后阻止其进一步被拖入到过渡区段及水平区段,减小乘客的受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88.
填料-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生物转盘启动慢、挂膜性能差、水力停留时间长等缺点,采用英国某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新型填料复合式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考察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有机负荷等因素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生物转盘启动快,微生物相变化明显,微生物量大,挂膜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有机负荷大幅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二级转笼处有机负荷相对较低,溶解氧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均比一级转笼多;该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的最优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最佳转速为12.4 r/min,较传统生物转盘污水处理量大,且污水COD去除率高达97%,大大降低运行能耗,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9.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经过长期保存会逐渐解体成絮状,但目前关于保存后期的饥饿环境对不同形态污泥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针对该问题,以饥饿15 d颗粒解体后的厌氧氨氧化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考察了其颗粒化过程及其对于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絮状和颗粒状厌氧氨氧化污泥对于饥饿的响应及其活性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饥饿10 d后补料继续培养3个批次,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活性的恢复速率高于絮状污泥;接种厌氧氨氧化絮状污泥80 d左右,反应器中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均达到100%,160 d可以实现污泥的颗粒化。此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长期保存下的种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甲烷产率,固体厌氧发酵以及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水生植物菹草为例,探讨了厌氧固体发酵同步碱处理提高甲烷产率的可行性。采用2种来源的微生物(厌氧污泥和牛粪),初始生物质浓度为20%TS(total solid,总固体重量),考察不同的NaOH添加量(基于反应体系总TS 0%、2.0%、3.5%和5.0%)对菹草厌氧发酵产气和固体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实验组相比,初始NaOH加入量为3.5%时,接种污泥和牛粪的实验组中甲烷总产量分别为787.1 mL和1 165.4 mL,与对照实验组相比(619.1 mL和834.8 mL),分别提高了27.1%和39.6%,而且接种牛粪的实验组中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率最高,为186.5 mL/g。对发酵后的木质纤维素残渣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有助于促进菹草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以及木质素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了菹草厌氧发酵产气产甲烷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