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8 毫秒
241.
分析了露天采石场的爆破作业情况,对其灾害事故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露天采石场爆破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对降低露天采石场爆破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2.
重庆市典型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110kV、220kV典型变电站站场外的工频电磁场进行实测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实际数据,得出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表明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均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工频电磁场随主变容量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随与主变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户内变电站对工频电磁场的影响也比户外变电站要小。  相似文献   
243.
提出陕西省应制定"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低碳发展战略,分析了该战略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规划出低碳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先紧后松"路径,与各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44.
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的特性,结合标志气体指标色谱分析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预测预报体系,采用喷洒阻化剂、压注凝胶阻燃剂及注氮气的防灭火技术,形成工作面自燃火灾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成功地对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火灾进行了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可为煤矿开采煤层自燃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5.
临安本底站酸雨长期观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正泉  马浩  毛裕定  冯涛 《环境科学》2014,35(2):481-489
利用临安本底站酸雨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站酸雨年际变化及月变化,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归因,同时分析了酸雨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5~2012年期间,临安本底站的酸雨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有2次明显加重和2次明显减弱过程.近20年酸雨的月变化表现为以7月为中心月份,降水酸度及强酸雨发生频率向两侧月份增加,弱酸雨发生频率向两侧月份减小.酸雨发生受降水强度、风速、风向影响,小雨时强酸雨发生频率高、弱酸雨发生频率低,而暴雨时弱酸雨发生频率高、强酸雨发生频率低;随风速等级升高,酸雨发生频率及强酸雨所占比重逐渐降低,降水pH值逐渐升高;弱酸雨发生日主导风向多集中于S-W扇区,而强酸雨发生日主导风向更倾向于N-E扇区.临安本底站酸雨的月变化主要归因于降水量变化以及各月SSE-WSW和NWN-ENE风向扇区来风的增多和减少,酸雨的年际变化可归因于江浙沪能源消耗量增加及重大环保措施实行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46.
247.
在廉洁政府建设中,安监部门必须“牢记宗旨、执法为民”,做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做廉洁自律,严于律己,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相似文献   
248.
根据2010年5~8月对滇池海埂和太湖竺山湖监测点的逐月监测结果,对同时期不同地域湖泊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评估了表层水体水质与水华蓝藻生化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太湖高,从取样月份之间差异来看,滇池表层水体水质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以6月份为最高,而太湖则呈逐月升高趋势。滇池蓝藻生物质中凯式氮、全磷和总养分(N+P2O5+K2O)含量均与太湖相当,但是滇池蓝藻C/N较太湖高,且除As、Cd元素超标外,各样品中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有机肥料行业标准(NY525 2011)。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滇池还是太湖水域,其水华蓝藻中的Pb和Cr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源性;此外,表层水体NH+4 N水平可以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快速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249.
曝气对两种不同类型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湖及长江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研究了曝气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并对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氧化及重金属的释放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AVS被氧化,沉积物pH值降低,与之相结合的重金属被释放出来.在两种沉积物中发生的AVS氧化反应属于同一类型反应;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与AVS氧化密切相关,而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则还与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50.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稳定塘系统出水中微藻的自动絮凝作用规律.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微藻生物量呈增减替换趋势;在遮光条件下即出现所谓“暗沉降”现象;揭示了由于优势种的不同所显现的沉降速率的差异.研究还肯定了水生动物( 如蚌和鱼) 对微藻的滤食作用及絮凝剂( P F S 和 P A C) 在适当p H 值下对微藻的快速絮凝沉降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廉价且便于操作的除藻技术,如采用间歇排水方式除藻或采用遮光措施,或用 P F S 絮凝剂除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