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41.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日益强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以北京市河流水系为例,于2020年秋季至2021年夏季在区域内101个样点进行了4个季度的野外调查,选取涵盖水文、水质、水生生物和栖息环境质量的34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北京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温、流速、BOD5、NH4+-N、Cu、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密度、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和BMWP指数、鱼类Shannon指数和栖息地质量指数11项指标.北京市河流101个点位中,健康状态占比4.95%,亚健康占比23.76%,一般及以下占比71.29%.河流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北部和西部地区河流健康状况良好,而中部及东南地区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单项指标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河流水质状况整体尚可,为"亚健康-一般"状态,生物和栖息地状况评价均为"一般-差"状态,但水文状况堪忧,为差状态.北京市各水系评价结果显示,潮白河水系健康状况最好,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水系健康状态一般,北运河水系健康状况最差.维持河流生态基流,保障河流水系连通性,改善和恢复河流栖息地环境是今后北京市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442.
因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产资源枯竭,中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及时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可以快速地变废为宝,赋予废弃土地新的生态、休闲、地域文化延续以及经济价值。海口市矿坑群改造项目基于矿区典型景观、热带自然环境等地域特征,从地形条件及竖向设计、汇储水条件与水景设计、植被的恢复与利用、场地弃置矿石的再利用和建成后的污染防治等五个方面对矿坑分别进行了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1)依据矿区生态系统特征、地理位置及自然恢复情况,将其分为自然恢复、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生态修复与适度开发三大类;(2)适度开发矿坑及周围被污染的非法养殖场地,建设城市郊野公园、康养社区和市民运动中心,为区域带来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3)利用矿区地形高差将地势较低且地下水位较高处设计为水景,依据植被现状将其修复为山丘台地草坡、湿地景观区、热带草本植物种植带、林地保留及培育区、热带蔬果种植园和休闲景观绿地,弃置矿石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作为铺装、景观山丘堆放材料等,营造具有热带矿坑特征的可持续景观;(4)加强对矿坑开发后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餐饮油烟等污染物防治,建立专业化垃圾处理模式,利用生态湿地对污水进行净化,提升餐饮油烟净化技术。研究旨在促进修复后的矿坑场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其他地区的废弃矿坑改造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3.
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明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植物土壤水分利用策略对评价其配置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黄土丘陵区枣农(枣树+农作物)复合系统为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植物木质部水和土壤水氧稳定同位素比率(δ18O),利用IsoSource模型分析了复合系统中枣树与间作农作物(黄花菜和饲料油菜)土壤水分利用策略,判断两种复合系统作物间是否发生水分竞争。结果表明:枣树各时期对表层(0~20 cm)土壤水利用较少,在旱季主要使用中层(20~60 cm)和深层(60~200 cm)土壤水,雨季有显著降雨后主要利用中层土壤水。黄花菜、饲料油菜在旱季对低雨量有效降雨反应灵敏,但其仍主要利用中层土壤水,雨季显著降雨后两者对表层土壤水利用比例显著增加。总之枣树与黄花菜和饲料油菜土壤水分利用策略存在明显区别,但在较为干旱的5月和7月对中层和深层土壤水存在明显竞争。因此可在枣树株间修建深度为40 cm肥水坑,增加中层和深层土壤含水量,促进枣树根系向下生长,缓解水分竞争对枣树生长和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44.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环境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归纳了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地质地貌、海洋、大气和生态环境背景条件,分析了开发区当前存在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环境控制怀保护原则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5.
化学沉淀与高级氧化法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沉淀与高级氧化(UV/H2O2)法去除乙烯裂解废碱液中的硫化物及有机物。考察了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在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CuO与Na2S的摩尔比为1.45:1;高级氧化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20min、H2O2的加入量(H202/COD质量比)为0.8的条件下,废碱液中S^2-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COD总去除率可达87%,BOD5/COD由处理前的0.21提高至0.54。  相似文献   
446.
生态缓冲带在统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利用Phillips滞留模型,结合Sentinel-2卫星数据,对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进行划定,并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比较未划定、固定和非固定宽度缓冲带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结果表明:(1)洪泽湖生态缓冲带宽度集中分布在2~60 m,其占比为85.50%,且在该区间内分布较均匀。(2)参考《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将湖滨带分为植被良好型、农田型、养殖塘型、村落型、城镇型和河口型6种类型,并分别提出57.62、34.05、32.79、40.18、38.99和22.99 m的优化生态缓冲带宽度值。(3)单一地表覆盖类型构建下,非固定宽度生态缓冲带对洪泽湖湖滨带生态风险具有降低作用,而固定宽度缓冲带的生态风险却有所提升。影响洪泽湖生态缓冲带缓冲效率的关键因子为坡度和土壤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划定缓冲带时应适当进行地形调整和土壤改良,优先考虑非固定宽度的缓冲带划定,并在确定固定宽度时及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47.
对石化行业VOCs排放源项、管控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部门强化“人员保障”“设施保障”和“技术保障”,企业现场实施技术研发、末端治理设施“三率”(投用效率、收集效率、处理效率)提升、风险管控、LDAR过程规范性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可为石化企业VOCs污染防治和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8.
为更好地开展矿业安全类专业试验实践教学和培训,培养安全应急一流复合型拔尖人才,设计一种基于Unity3D的矿井火灾监测与防治虚拟仿真试验教学系统。首先,采用3ds Max建立仿真模型,构建矿井火灾监测防治试验系统总体框架;其次,开展外因火灾监测与远程自动控制救灾风门应急处置、内因火灾监测与温控胞衣阻化剂防灭火应急防控等人机交互试验实训;最后,建立综合评测的试验评价体系用于考核评估。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具备虚拟现实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技术特点,利于打造井下三维虚拟仿真场景,逼真展示矿井火灾演变过程;在试验与实训方面,可以突破传统模式在时间、空间、安全、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提供自主学习与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49.
通过对青海某水库底泥进行取样检测,评价分析,研究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铜、锌、镉、铅、铬、镍和锰7种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汞和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利用检测数据,参考《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土壤背景值,分别采用单元素污染指...  相似文献   
45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水中两种常见的砷形态As(III)、As(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系统进行检测鉴定,利用C8色谱柱,探讨了甲醇含量、磷酸二氢钾浓度、四丁基氢氧化铵浓度、p H等测试条件,由此建立了水中砷形态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1.5 mmol/L磷酸二氢钾、2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5%甲醇作为流动相,调节流动相为p H 5.5,流速为1.4 m L/min,上述两种不同形态的砷可在5.5 min内得以有效分离,As(III)、As(V)检出限分别为0.001、0.01μg/L,定量下限分别为0.005、0.03μg/L。该方法实现了对水中常见的不同形态砷(As(III)、As(V))的同时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在水质分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