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122.
123.
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塌陷分布及土地利用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方法对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下伏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之上,以及构造发育区和松散层粉土含量较高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石溶蚀程度、强烈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松散层厚度、成分等控制。结合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场地具体条件,探讨了大通浅覆盖型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生物炭的老化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后产生的多孔富碳物质,其被广泛施加到土壤中改良土壤性质,调节温室气体排放。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长期受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作用导致生物炭性质发生缓慢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炭的老化。文章综述了原位生物炭自然老化和实验室模拟老化的方法以及老化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变化,从理化性质变化的角度论述了生物炭老化过程对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这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初步解释生物炭老化过程对增加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机制。主要内容如下:生物炭老化方法可以分为自然老化和人工模拟老化,模拟老化方法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老化。生物炭发生老化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SSA)和孔容根据老化强度而有不同变化,自然或人工模拟的温和老化方法使生物炭表面上有新的纳米微孔生成,生物炭SSA增加,而使用强酸或强氧化剂的强烈老化方式可破坏生物炭孔隙结构,导致SSA和孔容下降。从化学性质方面来讲,生物炭C/N比随老化过程而降低,但是O/C比却随老化过程而升高;此外,当生物炭老化时,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例如羧基、羰基和酚基等,这些含氧基团可以和阳离子结合形成羧酸盐和酚盐,同时释放H~+,导致老化生物炭的pH值降低。基于有限的研究报道,老化生物炭仍然具有一定的CH4减排潜力,这得益于土壤通气状态的改善和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潜力提升。相反,由于生物炭极性增强和pH值降低,生物炭老化过程有促进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加CO_2和N_2O排放的趋势。然而为了辅正这一论断,准确评估生物炭老化的环境效应,长期原位生物炭老化并同时设置新鲜生物炭对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展,以探明生物炭老化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为生物炭生产和合理施用提供科学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25.
建立生态站图库的第一步是数字化地图。GenaMap的硬件平台是Sun20工作站和Cal34480数字化仪,软件平台是Sun的操作系统Solaris2.5主要介绍Cal34480数字化仪与GenaMap在Sun操作系统Solaris2.5的软件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26.
兰州市绿色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简要阐述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及环境保护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兰州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和致成原因。重点论述了兰州市建立绿色生态工程的设计规划,方法和实施过程等。  相似文献   
127.
在环境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实现绿色增长既面临众多挑战,也迎来重要机遇。中国应抓住机遇,加速推动绿色增长。一是在国家层面释放更为明确的推动绿色增长的信号;二是优化区域布局;三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大力推动城镇绿色化、工业智能化、农业生态化进程;五是在涉及绿色增长的关键部门加强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六是构建有利于绿色增长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七是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应用;八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环境管理转型;九是发挥社会公众在推动绿色增长中的力量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2006~2011年宝鸡主要河流嘉陵江、渭河及其主要支流金陵河、清姜河、石坝河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宝鸡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条河流均能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指标;从五条河流各段面水质变化情况来看,上游的水质比下游的好,下游断面水质虽没有超过相应标准,但部分污染指标还是接近标准限值;从年际变化来看,2009年以来这五条河流的水质成逐年好转趋势,各条河流的特征污染指标主要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挥发酚。  相似文献   
12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为热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常规可获取的能源、交通、人口等统计资料,利用“自上而下”的能源清单法,研究了2010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各类人为热排放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人为热排放总量为1.4′1019J/a,其中工业、交通、建筑、新陈代谢分别占75.1%、12.5%、9.9%和2.5%.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和南京五个城市的人为热排放总量约占研究区域总量的71%.长三角城市群的人为热年平均排放通量为5.3W/m2,大部分地区介于5~30W/m2,城市高值区一般介于20~70W/m2,上海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为方便有关环境气候模式的输入,本文提供了人为热排放的网格化空间分布和简单的时间变化廓线.  相似文献   
130.
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膜污染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利用颗粒状 TiO2催化剂(平均粒径0.258/μm)对酸性红 B 模拟废水的催化降解实验,对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 TiO2浓度愈大,膜污染愈严重;本实验体系TiO2的适宜浓度为 2g/L.反应区曝气量在 3.6m3/h 时膜污染最小;膜组件底部曝气装置可大大减轻膜污染,且其曝气量以 0.6 m3/h 为宜.表面冲洗、气体反冲洗和碱洗均可有效地清除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染物,使膜通量恢复至90%以上;"表面冲洗 碱洗"和"表面冲洗 碱洗 气体反冲"可进一步提高膜通量的恢复,但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