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81.
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沉积物磷的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研究沉积物在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磷循环迁移转化机制,通过控制实验模拟分析氧化还原条件下,上覆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及机制研究,并量化沉积物中磷的重新分配和沉积物磷酸盐的释放通量影响.结果表明:(1)氧化还原电位Eh和p H体系、硫体系、碳体系以及与磷相关性密切的铁体系变化规律具有周期性,并对解释沉积物-水两相界面磷的迁移转化机制有重要作用;(2)在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各形态磷含量随着氧化还原条件和时间变化,根据水-沉积物磷素变化量化分析可得,可还原态磷(BD-P)和铁铝结合态磷(Na OH-rP)是可逆地重新分配到弱吸附态磷(NH4Cl-P)、聚磷/有机磷(Na OH-nrP)、残渣态磷(Rest-P)和间隙水溶解性活性磷(SRP)中,且沉积物中变化量93. 7%的磷在还原反应时不会释放到水体中;(3)上覆水总磷(TP)浓度变化的92%为上覆水的SRP,表明水-沉积物在该循环过程中以水溶性磷交换为主;(4)根据Fick第一定律得,还原阶段磷扩散通量最大值为0. 58 mg·(m~2·d)-1,而氧化阶段第7 d扩散通量约为0. 16~0. 22 mg·(m~2·d)-1;氧化反应阶段,扩散通量随时间逐渐降低,还原阶段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还原状态会加速沉积物磷的扩散程度,而曝氧降低了沉积物磷扩散通量.  相似文献   
282.
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监测的标准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中介绍了国内外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使用标准油的情况,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标准油简况,讨论了选择标准油的复杂性、随机性、相对性,提出了标准油的性质要求。本文对从事石油污染监测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3.
本文重点讨论在国家的能源计划中如何应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同时也涉及到一些有关领域。  相似文献   
284.
哈尔滨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哈尔滨太平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的基本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该厂将粪便进行机械脱水,脱水粪渣添加麦壳或玉米秸经两次好氧堆肥处理,添加无机肥料生产有机复合肥;粪水厌氧消化生产液体肥料的工艺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产生臭气通过除臭装置吸收。该工程改善了当地的污染状况并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85.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推理过程清晰,泛化能力好的特点。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应用该模型进行大气质量评价不但物理意义明确,而且计算简单,评价客观,实用性强,评价结果还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86.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以长江沿线样带为例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相似文献   
287.
文山县饮用水水源铁锰超标调查研究、处理方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山县当前饮用水源中铁锰超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周边环境对文山县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阐述了饮用水中铁、锰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解决饮用水中铁锰超标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评价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并评价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说明在土壤和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已经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足,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阐述了植物修复的首要任务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9.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掠夺越来越厉害,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保护环境已是刻不容缓。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是世界的1/4,且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中国北方,可用的水资源每年人均只占全国的1/2弱,水资源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90.
矿渣对废水中铅,铬的吸附去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礼胜  王士龙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4):165-166,172
进行了矿渣去除废水中铬、铅离子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接触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废水酸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较宽的pH范围内矿渣对铬、铅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基本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铅离子的吸附容量略大于价铬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