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综述了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化回收体系和集约化处理处置体系,剖析了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环境污染后果,并就目前国内对电子垃圾的无序回收管理和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原始粗放型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2.
电子废弃物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因其环境持久性、可远距离传输、生物累积性及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已成为环境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综述了电子废弃物中PBDEs的分析技术及浓度分布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原始粗放型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所导致的PBDEs环境污染,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湿式氧化技术及其应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湿式氧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叙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强弱进行了比较认为反应温度和处理对象的性质是影响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阐述了湿式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污泥处理活性炭再生中的一些应用研究情况,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湿式氧化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施用污泥堆肥对滩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堆肥中富含有机质营养成分,可改良土壤,同时要防止重金属和病原菌等可能引起的污染。为评价污泥堆肥作为土壤改良基质的可能性,本试验系统进行了上海曲阳水质净化厂污泥堆肥/滩涂土混配土的理化性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与滩涂土混配后,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指标得到改善;营养得到补充,肥力提高明显;混配土中未见病原菌污染问题,污泥堆肥施加比例控制在30%(干重计)以内时,也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混配土可以满足农用要求。  相似文献   
65.
城市突发性水危机及应急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城市突发性水危机日益增加,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水危机事故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政策法案及处理经验,研究城市突发性水危机的特征(包括种类和等级、相关部门和处理流程等),同时在剖析实例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在城市水危机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66.
Fenton反应是H2O2在Fe^2+催化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并氧化污染物的高效方法。但影响Fenton反应过程H2O2分解及其有效利用率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Fe^2+]要求控制在3mmol/L以上。酚类体系H2O2的有效利用率不受H2O2浓度变化的影响,但受初始COD的影响,一般表现为随COD的增加,H2O2有效利用率迅速增加。当初始COD一定时,H2O2浓度在600mg/L和1800mg/L时,一元酚与二元酚体系的H2O2有效利用率均出现了两个峰值,前者的峰值分别为11.83gCOD/gH2O2和12.99gCOD/gH2O2,后者的峰值分别为9.01和11.95gCOD/gH2O2。而醇类体系H2O2的有效利用率受H2O2浓度的影响较大,但与初始COD的关系不明显。当H2O2浓度低于300mg/L时,乙醇比对照体系H2O2的分解率高1-3%,而有效利用率仅为0.6gCOD/gH2O2;随H2O2用量的继续增加,其有效利用率趋于0gCOD/gH2O2。而二元醇体系H2O2有效利用率与其浓度间呈“倒U”型规律,H2O2低于300mg/L时,其有效利用率仅为1.25gCOD/gH2O2;H2O2浓度在300mg/L~900mg/L之间时,其有效利用率可达8.96gCOD/gH2O2;其后随着H2O2的增加,有效利用率迅速下降到与乙醇体系相当。在混合体系中,醇羟基和酚羟基所占比例对H2O2有效利用率也有显著的影响,当乙醇比例小于60%时,H2O2有效利用率稳定在13.0gCOD/gH2O2;随乙醇比例的增加,其对H2O2的分解抑制效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H2O2有效利用率也逐渐下降到近于0gCOD/gH2O2,说明这部分H2O2并没有得以有效地分解用于氧化废水中的COD,这在工程实践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7.
污水处理厂达标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污水处理厂达标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有机物与叶绿素都随接纳水量而增加,COD除3#比对照低32%外,2、4和5#中COD分别比对照高93%、46%和46%;叶绿素除3群比对照低51.7%外,2、4和5#中叶绿素分别比对照高129.9%、106.5%和81.8%。总氮随接纳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水中总磷与接纳废水量的关系并不显著。根据Redfield比值。判断,对照体系1#中氮磷相对平衡,而接纳水量最少的2#系统N起限制作用,随着接纳水量的进一步增加,磷则成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同时,外排水对受纳水体溶解性无机盐的积累贡献明显,2#~5#体系在45d内TSS的相对积累率分别达到153.9%、118.3%、243.3%和312.6%。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底泥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也十分显著,2#-5撑体系底泥中的有机物比对照体系都显著降低,分解速率平均提高3倍。这说明接纳水中的有机物并没有引起水体中有机物的沉降与积聚,反而促进了底泥中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  相似文献   
68.
环保节能型两段炉煤气站的水资源节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保节能型两段炉冷煤气站的水平衡出发,介绍了煤气站在含酚废水资源化利用与软化水、工艺冷却水节约控制等方面的相关措施,指出该工艺煤气站在水资源节约控制方面的特点,首先体现住充分结合了煤气含酚废水的特性及煤气发生炉造气工艺特点,将含酚废水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煤气发生站环保节能的目的;其次是对生产用水进行有效回收并分类循环应用,减少其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69.
ACF负载金属氧化物及尿素低温去除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飞  李彩亭  路培  彭敦亮  郭静  陈玲 《环境科学》2010,31(11):2575-2581
以活性炭纤维(ACF)负载NiO以及NiO-CeO2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并在催化剂上负载尿素作为还原剂,研究其在30~120℃范围内的催化还原NO的活性.通过SEM、BET、XRD等表征实验选择性地对催化剂进行了理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NiO催化剂中,5%NiO/ACF效率较低,10%NiO的催化剂活性以及活性稳定性较好,在90℃即可达到50%左右的NO净化效率,15%NiO/ACF的催化活性稳定性较差.在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NiO-CeO2/ACF催化剂中,5%NiO-5%CeO2/ACF的活性以及活性稳定性最好,在110℃可达到55%以上的NO净化效率.10%CeO2-5%NiO/ACF活性高于5%CeO2-10%NiO/ACF;活性金属的最佳负载量为10%,过多的负载量会引起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减少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金属氧化物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对10%CeO2/ACF、10%NiO/ACF和5%CeO2-5%NiO/ACF的研究显示,5%CeO2-5%NiO/ACF的催化活性最好,CeO2和NiO的协同作用使催化剂的活性优于2种单独负载的催化剂.本研究还对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常州市老城区典型河道—北市河的黑臭现象发生原因,采用自主研发的一套滞流型河道沉积物污染释放与抑制装置,通过综合黑臭指数分析表明黑臭现象的发生耗时很长,由此推断导致水体黑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外源污染物的排入。此外还从曝气深度和净化剂2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对黑臭的控制作用。在实验装置中选定距表面50 cm、100 cm、150 cm 3个深度,采用间歇纯氧曝气方式对水体进行处理,水质变化情况表明采用100 cm深度进行曝气对水体黑臭的控制效果最好。在净化剂比选实验中,在实验柱中分别投加商品钝化剂、过氧化氢、过氧化钙,并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监测水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净化剂的优选,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钙的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