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黄艺  姜学艳  陶澍 《生态环境》2002,11(3):221-226
利用土壤真菌和植物的结合体菌根真菌修复土壤,尤其是修复有机污染的根际土壤.正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菌根真菌作为土壤真菌的一种,与放线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相比,对土壤中有机污染具有更大的忍耐能力.并且能将许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做为碳源来获取能量。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菌根真菌与土壤有机污染物关系的研究,列出了43种能分解POPs的菌根真菌,并探讨了菌根真菌通过直接分解和共代谢的方式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真菌生物降解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利用菌根植物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2.
根据实地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苯并(a)芘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同时研究各地污染水平与其自然环境、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苯并(a)芘含量在研究区存在空间异质性,在240 km空间尺度上尤其明显,块金值(C0)和基台值(C0 C)之比为44%;这说明其空间变异由结构性因子(如土壤有机质)和随机性因子(如污染源分布)共同构成;钢铁工业(包括焦化工)是苯并(a)芘的主要排放源,土壤苯并(a)芘污染也以钢铁工业(包括焦化工)发达的城市及其附近区域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3.
水体与土壤中天然有机物与铜的络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络合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水体DOC和土壤WSOC与铜的络合参数。比较了土壤WSOC与FA、HA及与水体DOC络合参数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pH降低,络合稳定常数下降;滴定浓度范围降低,测定络合条件稳定常数升高;离子强度上升,络合稳定常数相应下降。2个样的WSOC络合稳定常数测定结果分别为4.66和4.64,高于水体DOC;络合容量分别为0.079和0.023mmol(Cu)/mg(C),低于DOC。考虑到络合位初始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影响,WSOC与FA和HA样品的络合能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4.
建立了测定小个体鱼种鳃部微环境特殊条件的高密度暴露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测定了彩虹方头鱼(Paracheirodon innesi)鱼鳃微环境的、 pH、碱度、粘液含量等参数, 并根据测定结果计算了鱼鳃微环境中铜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高密度暴露可在15s左右建立动态平衡,鱼鳃与外部水体平衡pH7.2。鱼鳃微环境中,碱度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增加。计算并讨论了鱼鳃微环境与外部水相中铜的形态分布和有效态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165.
天津表层土中饱和烃污染物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天津地区主要环境功能区表层土样品中烃类污染物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功能区表层土中均分布有多种类型的饱和烃污染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间二烯烷烃,单甲基支链烷烃,烷基环己烷和甾,萜类等.这些化合物在区域上分布广泛,组分变化多样.样品间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特征差别较大,CPI1为0.76~1.26,CPI2为1.29~7.14,CPI(wax)为0.81~3.24.aaaC29-甾烷20S/(20R+20S)为0.45~0.72,C31藿烷22S/(22S+22R)为0.54~0.62,均已达到平衡终点.类异戊间二烯烷烃和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与原油相近.表明污染源较复杂,主要包括矿物油,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降解等,不同功能区污染源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6.
天津地区土壤多环芳烃的克里格插值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克里格法研究了天津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环境标准,对区域表层土壤中10种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土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萘超标倍数最大,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超标情况也较为严重,需引起进一步的关注.西青区和市区是土壤多环芳烃含量超标最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7.
根据区域环境背景值、BHC施用量及其物化性质参数,以逸度模型为工具,建立了描述BHC在杭州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了解各时期BHC在气、水、土壤、沉积物、鱼、植物叶和根等10种环境介质中的积累、迁移和残留情况,并考虑了环境介质物理性质差异、温度对BHC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其环境行为和归宿的影响.模型模拟了自1952年BHC在研究区域大量施用以来,在环境中逐渐累积并达到稳定,因BHC禁用又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HC在各环境介质中的分布、浓度及其在毗邻介质间迁移通量的动态变化.对模拟结果与实测BHC浓度的验证表明二吻合较好.虽然杭州地区有机氯农药用量远高于其它地区,但由于该区温度较高有利于BHC的降解和挥发,目前BHC的浓度和残留量均低于北方地区.该研究的成果可用于有机污染物暴露风险评价,还可为预测其它有机污染物的归宿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68.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统计模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 ,结合实测数据 ,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 -统计模型 .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 ,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 .  相似文献   
169.
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敏感因子和生态敏感区的识别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施综合措施的关键步骤.本文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及生态敏感区.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危机、淡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风暴潮、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酸雨及地面水污染等是限制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农田、水源地、海岸带、河岸带及城镇等为其主要生态敏感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0.
用体外模拟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多环芳烃在消化过程中的释放,并验证了如下假设:消化过程释放出来的多环芳烃部分吸着在消化残渣相中,且该吸着可以影响多环芳烃生物可给性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消化释放出来的多环芳烃可以部分吸着在消化固相残渣中,就有机碳含量从2.87%到0.63%的四种土壤中的平均情况而言,多环芳烃残余固相上的吸着量占总可给态量的比率分别为:43.6%±14.3%(二氢苊),29.8%±24.6%(苊),43.1%±22.9%(芴),34.1%±25.8%(菲),14.0%±16.2%(蒽),25.2%±15.9%(荧蒽),33.4%±23.1%(芘),30.7%±26.6%(苯并葸)和29.1%±23.4%(芑),显然,忽略吸着现象将显著低估实际消化率,如果对吸着进行定量校正,则总多环芳烃的消化率分别从校正前的18.9%,12.2%,22.8%和33.4%增长到29.0%,29.3%,41.9%和37.6%,提升幅度在4.21%到10.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