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篇 |
环保管理 | 9篇 |
综合类 | 80篇 |
基础理论 | 8篇 |
污染及防治 | 5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态吸附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b和Cd阳离子的吸附大于对Cr(VI)和As(V)阴离子的吸附,对Cr(VI)的吸附大于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包括α-BHC、β-BHC、γ-BHC、δ-BHC)和滴滴涕(DDT,包括o,p'-DDT、p,p'-DDT)的吸附能力.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Cr(VI)和As(V)在耕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远大于Pb、Cd的迁移速度,α-BHC由于淋溶液初始浓度较低,因而迁移速度较慢.淋溶实验后,具有较高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的可交换态重金属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2%~5.4%,从而增加了Pb、Cd、Cr和As等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结合吸附和迁移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污染物中,Cr(VI)和As(V)对地下水的威胁较大,Pb和Cd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而目前有机氯农药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土壤中的部分残留有机氯农药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逐渐减小,对地下水的威胁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菌渣还田量对紫色水稻土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食用菌菌渣产出量较大,为探明菌渣还田量对紫色水稻土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17年3~9月,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9 t·hm~(-2)菌渣+NPK(LM)、18 t·hm~(-2)菌渣+NPK(MM)、36 t·hm~(-2)菌渣+NPK(HM)这5种处理稻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并采用土壤碳库法对农田系统净温室气体排放(NGHGE)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温室气体(包括CH_4、CO_2、N_2O)排放随着菌渣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CH_4排放量顺序为:HMMMLM≈NPKCK;HM处理显著增加了CH_4的排放通量(P0.01),其他处理差异并不显著(P0.05),CH_4排放通量LM处理呈双峰型曲线,MM处理呈多峰型,HM处理呈现非常明显的单峰型曲线;CO_2累积排放量大小依次为:MMNPK≈LMHMCK,CO_2排放通量曲线LM处理呈单峰型、MM处理呈双峰型、HM处理呈现多峰型;NPK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_2O排放通量曲线NPK处理呈双峰型、LM和MM处理呈现多峰型,HM呈单峰型变化;(2)LM处理土壤固碳能力较低,NPK、MM与HM处理土壤固碳能力均较高;MM处理土壤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比纯施化肥处理提高了59.2%,比LM和HM处理提高了87.79%和65.65%;与土壤固碳能力相反,LM处理植物固碳能力最高,比NPK和MM处理提高了16.1%~22.2%,约为CK处理和HM处理的2.1倍;(3)MM处理整个水稻生产期NGHGE值最小,为-490.29 kg·hm~(-2),表现为温室气体的"汇",18 t·hm~(-2)菌渣还田是紫色水稻土净温室气体排放最优的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粗甘油为碳源,采用圆红冬孢酵母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通过对发酵影响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为:种子复苏时长24h、富集时长10h、接种量为6%、初始粗甘油浓度为60g/L、C/N为60、有机氮占总氮比例为75%、发酵体积为100m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在此条件下,获得总产油量为10.56g/L,油脂产率为0.229。与无机氮源硫酸铵相比,有机氮源蛋白胨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油脂含量和总产油量。通过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利用Hoekman方程估算所得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表明其符合中国、美国及欧盟标准。该方法既为粗甘油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又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物并合成高价值羧酸盐的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己酸作为产物之一,因其附加值高,易于分离,用途广泛,越来越受到关注。微生物合成己酸需要电子供体及受体。详细介绍了乙醇、乙酸分别作为电子供体、受体合成己酸的机理——逆β氧化反应,总结合成己酸底物以及影响合成的因素(温度、p H值、水力停留时间、竞争路径、氢气分压、底物比例、氮源等)。目前采用科氏梭菌以乙醇为电子供体来合成己酸的技术较成熟,探索了利用乳酸为电子供体合成己酸的代谢机理,并指出开发乳酸转化合成己酸的技术可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剖面碳、氮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色土丘陵区林地、撂荒地、水田、旱地土壤剖面(0~40 cm)有机碳、全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碳、全氮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且林地、撂荒地有机碳递减幅度高于水田、旱地.相对于撂荒地和旱地,水田、林地更利于有机碳、全氮的积累.林地有机碳和全氮在0~5 cm土层表现出绝对优势;随土层递增,与水田、撂荒地和旱地的差异逐渐减小.水田有机碳和全氮在大于10 cm土层显示最大值.而撂荒地有机碳和全氮仅在土壤表层高于旱地.有机碳与全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w(C)/w(N)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林地、撂荒地降低幅度较大.因此相对于水田、旱地,林地和撂荒地w(C)/w(N)仅在0~10 cm显示较大值.可见,土地利用方式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蓄积有明显影响,通过旱地还林或撂荒可以增加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对碳、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车祸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是由于司机的身体不良因素而引起的车祸并不少见。立体盲 :睁眼开“瞎”车。健康的眼睛是司机行车安全的明灯。眼眼的健康 ,并不仅限于正常的视力与辨色力及暗视力 ,且包括常被人忽视的立体感觉。正常的眼睛可识别三维空间的物体 ,而立体盲的司机因为缺乏立体感觉 ,常常会对物体之间的距离、深度、前后和凹凸判断失误 ,以致睁着眼睛行“瞎”车而使车祸频生。感冒 :车祸的潜在隐患。感冒虽是小病 ,但驾车的司机对此却不能等闲视之。感冒时 ,伴有头痛、头晕、咳嗽、疲劳等症状 ,不仅影响司机的精神与体力 ,也会成为肇事…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各种电器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不同类型的电器而言,电子元器件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以及性能,也直接影响到各种电器的性能以及使用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诸多影响,其中,温度以及湿度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对电子元器件与温湿度因素的内在关联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结合设计实验研究,借助具体的实验,分析温湿度因素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显示,电子元器件性能与温度以及湿度因素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湿度与温度条件下,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溢出"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化石油气的性质及危险性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溢出后对人员及设备的危害,提出了减轻损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国内外技术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环保技术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提出了构建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思路;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构建了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积累水平、技术装备支撑水平、技术开发潜力水平和技术效益水平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在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重庆地区土壤结构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维持及提高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北碚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果园、旱地、水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对比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在0~100 cm土层土壤的各粒径团聚体中,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团聚体粒径均以 0. 25 mm为主;其中,竹林 0. 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是荒草地,旱地与果园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 25~2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28. 78%~50. 08%),而0. 053~0. 25 mm和0. 053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集中在40~60cm土层.在整个土壤深度内,竹林和荒草地的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即二者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 569,P 0. 01),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0. 25~2 mm和0. 053 mm粒径的有机碳含量较高,其中0. 25~2 mm的最高,平均含量为56. 54 g·kg~(-1).除旱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20~40 cm土层内最高,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显著的表层富集现象.总体上,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竹林和荒草地在各土层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且在各土层中,竹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