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污泥沉降具有重要作用.以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为对象,针对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通过停止投加乙酸钠、调整SRT和曝停比等措施控制了污泥膨胀,并考察整个过程中胞外聚合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阶段Ⅰ~Ⅱ(0~77 d),SVI升至215.86 mL·g-1,TN去除率仍稳定在60.88%;阶段Ⅲ(78~109 d),SVI维持在210.16 mL·g-1,TN去除率下降至32.19%;阶段Ⅳ(110~140 d),SVI下降至107.53 mL·g-1,TN去除率也恢复至54.55%,AOB、NOB和ANAMMOX活性分别恢复至0.42、0.06、0.20 g·g-1·d-1.污泥膨胀得到控制以后,溶解性EPS(Solubility EPS,S-EPS)、溶解性蛋白(Solubility PN,S-PN)从243.15、213.25 mg·g-1分别下降至110....  相似文献   
152.
4种人工湿地填料的f2噬菌体吸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迪  郑祥  魏源送  杨勇 《环境科学》2013,34(10):3904-3911
以无烟煤、钢渣、沸石和镁橄榄石这4种人工湿地填料为研究对象,以f2噬菌体为模型病毒,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和比较了4种填料的f2噬菌体吸附效果与特性.静态吸附结果表明,4种填料的f2噬菌体吸附去除效果依次为无烟煤>钢渣>镁橄榄石≈沸石,其中无烟煤对f2噬菌体的吸附过程经历了快、中、慢3个吸附阶段,且随着无烟煤投加量的增加,f2噬菌体去除率逐渐增加,优化的无烟煤投加量为8.0 g(固液比1∶12.5);4种填料的f2噬菌体等温吸附满足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无烟煤和钢渣的f2噬菌体吸附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它们的理论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35×108PFU·g-1和2.56×108PFU·g-1,与试验条件下得到的平衡吸附量基本一致;液膜扩散过程为无烟煤和钢渣吸附f2噬菌体的速率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控制步骤.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吸附柱的f2噬菌体吸附过程经历了适应、吸附、脉冲吸附和动态平衡这4个阶段,达到动态平衡时的f2噬菌体对数去除率大于2.55 lg.  相似文献   
153.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肠球菌,可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和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VGs),从而具有潜在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为此考察了热水解污泥在中温(40℃)/高温(55℃)厌氧消化过程中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及携带VG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厌氧进泥中肠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螺旋霉素和四环素.高温厌氧对肠球菌的数量及耐药性具有更好地控制及削减效果.高温厌氧消化可能会促进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在肠球菌的表达.中温、高温厌氧消化可促进ARGs在肠球菌中发生水平转移,导致其潜在双重甚至多重耐药性增加.中温厌氧消化可降低肠球菌同时具有潜在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几率,而高温厌氧消化则会增加此风险.  相似文献   
154.
贾瑞来  刘吉宝  魏源送  才兴 《环境科学》2015,36(10):3801-3808
前期研究发现,由于残留过氧化氢的影响,经过微波-过氧化氢-碱MW-H2O2-OH(p H=10)预处理的污泥进行水解酸化时存在产酸滞后期.因此,本研究通过批量试验,考察了残留过氧化氢对MW-H2O2-OH(p H=10和p H=11,MHO10和MHO11)预处理后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比二氧化锰具有更高效率的过氧化氢分解能力,能够在10 min内完全降解过氧化氢.水解酸化的8 d时间内,四组试验的SCOD(溶解性COD)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优化水解时间均为0.5 d;MHO10组、MHO10+过氧化氢酶组(MHO10C)和MHO11+过氧化氢酶组(MHO11C)的优化水解酸化时间均为3 d,MHO11组的优化水解酸化时间为4 d.残留过氧化氢对MHO10预处理后污泥的水解酸化有抑制作用,存在产酸滞后期.与MHO10预处理相比,MHO11预处理释放的SCOD提高了19.29%,释放了更多的有机物,进而显著提高了总VFA产量,5 d时总VFA产量显著提高了84.80%,且MHO11组可以轻微缩短产酸滞后期.投加100mg·L-1过氧化氢酶,明显缩短解除了MHO10组和MHO11组0.5 d的产酸滞后期,并提高了总VFA产量,3 d时,MHO10C组、MHO11C组的总VFA浓度分别比MHO10组提高了23.61%、50.12%.MHO10组、MHO10C组和MHO11C组VFA的主要组分均为乙酸、异戊酸、正丁酸,而MHO11组VFA的主要组分为乙酸、丙酸、异戊酸,在各组的优化水解酸化时间,3种主要的VFA组分之和均占总VFA的75%以上,其中乙酸所占比例均在41%以上.  相似文献   
155.
基于指示菌的温榆河微生物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是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组分,发挥着一定的景观娱乐功能,但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流域分散性污水等非常规水源补给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河流补给的常态.本研究在典型的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北京市温榆河布设采样点,系统评估了2015年间河流的粪大肠菌、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3种指示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运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方法考查了非常规水源补给对河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微生物的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温榆河作为景观娱乐水体时,以不同表征方式表征的单次暴露微生物健康风险值为0.1~0.5,从风险角度考虑其作为景观娱乐水体是不可接受的;受非常规水源补给影响严重的下游河段单次暴露的健康风险可能比上游高出50%.从温榆河不同微生物表征的单次暴露健康风险来看,上下游暴露途径皆以游泳引起的风险为最高;从微生物年暴露健康风险来看,对河道保洁人员、游船驾驶人员这两类常年频繁接触温榆河水体的人群风险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6.
北运河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生态走廊,贯穿联络京津冀协同发展多个关键节点.北运河主要由来自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等非常规水源补给,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不仅是支撑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而且是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环节.本专刊是国家水专项"北运河项目"团队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从"源-流-汇"全过程污染防控的角度出发,在"源削减"-多源污染防控、"流改善"-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汇景观"-库区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对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北运河流域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7.
堆肥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堆肥技术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堆肥系统可分为条垛式,强制通风静态垛式和反应器式三大类,影响堆肥系统运行的主要操作因素;水分、C/N比、调理剂,氧含量,温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158.
动物粪便堆肥的养分淋溶特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土壤施用不同量的动物粪便堆肥对氮、磷和钾的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的淋出量都与堆肥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总氮的淋出主要集中在土壤下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淋出液总氮浓度最高达到300mg·l-1,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总磷主要聚集在土壤的上层,最高达到8.5mg·l-1,磷向下迁移较为缓慢,随淋溶次数的变化不显著.土柱上层渗滤液中钾的含量远大于下层,各施肥量处理都在前三次淋溶中随淋溶次数的增加而有一定程度减小,随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9.
通气静态仓式污泥好氧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污泥、回流堆肥和木片按体积比为 1∶1∶1和 1∶1∶1 6的比例混合 ,采用通气静态仓进行高温好氧堆肥 ,在堆体温度顺利上升至 5 5℃ ,并保持 3d以上的条件下 ,堆肥产品的卫生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堆肥过程中的含水率和有机质VS含量显著减少 ,至堆肥结束时分别为 2 1 1%、43 3%和 32 4%、2 9 8% ;而NO-3 含量明显提高 ,分别从初始时的 32 1mg/kg和 345mg/kg提高到46 5 8mg/kg和3 6 87mg/kg ,可作为本系统污泥堆肥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清洁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由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污泥减量区和臭气处理区优化整合而成.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使微生物有效处理污水,并实现污泥减量和臭味气体净化.经该系统处理的污水,出水COD、NH4 -N、SS的浓度维持在35 mg/L、1 mg/L和20 mg/L以下;同时,臭味气体得到有效去除,氨气和硫化氢等臭味气体可以达标排放;经过生物减量,排放的剩余污泥减少了46.4%;污泥的比阻有所降低.本系统占地少,运行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属于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的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