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通过对比国外的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情况,对钻井污水用新型絮凝剂一有机一无机复合絮凝剂WBY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该絮凝剂能经济、高效地处理钻井污水。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145.
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观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期间4个时期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并对其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进行了分析.竹林的总碳储量结果为1977-1981年期间537.6Mt C,1984-1988年期问598.61Mt C,1994-1998年期间710.14 Mt C,1999-2003年期间837.92Mt C,期间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和四川六省是中国竹林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04%-83.13%.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植被层占总碳储量的23.84%~24.49%,枯落物层占0.93%~0.96%,土壤层占的74.55%~75.23%.1999-2003年期间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837.92 Mt C,10年后贮碳量将达到837.92 Mt C,并以C 54.81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  相似文献   
146.
提高环境监测服务质量赢得先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我国的相关承诺,环境监测与分析测试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将加大,国外的检测机构可以进入国内市场,无疑将对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及早调整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47.
基于Biot饱和介质波动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P波在饱和土体中遇到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弹性桩列表面的散射理论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以往计算理论无法计算任意布置与桩径的隔离屏障的不足。采用该理论公式对具体算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和考察了桩间距、排间距、桩数、桩土剪切模量比等几何与物理因素对弹性桩隔振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中的饱和场地采用排桩进行振动污染治理,运用非连续屏障进行隔振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8.
149.
<正> 东非的一个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格雷戈里裂谷(东部裂谷)及其伴随有喷出碳酸岩的碱性火成活动。凯里马西碳酸岩是坦桑尼亚北部新第三纪火山区的一个年轻的喷发岩体,呈几乎完整的对称火山锥产出。锥体横跨裂谷的断崖,并被杂岩体后的断层所错开(图1a,1b),凯里马西火山口仅距奥尔多尼奥伦盖火山口12  相似文献   
150.
<正> 前喀尔巴阡硫酸盐型钾盐矿床具有复杂的矿物组成。其主要造岩矿物有;钾盐镁矾(KCl·MgsO_4·3H_2O)、无水钾镁矾(K_2SO_4·2MgSO_4)、氯钾盐(KCl)和硫镁矾(MgSO_4·H_2O)。这些矿物中特别有意义的是无水钾镁矾,它是从温度在37°以上的卤水中直接蒸发而形成的。该矿物已由实验在55°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从卤水中蒸发而获得。 许多研究者阐述过无水钾镁矾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原生的,即直接从溶液中沉淀而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绝大多数从事西欧镁灰岩的含无水钾镁矾沉积物研究的学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