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火电厂直接抽取式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简称CEMS)应用技术进行综述,系统地介绍了直接抽取式CEMS监测的方法、系统安装调试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2.
铅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污染物来源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稳定同位素是追踪土壤重金属来源的重要手段.根据地统计学研究结果,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采集了11个表层土壤样品,它们的Pb浓度呈梯度分布,最大值超过2 000 μg·g-1.对土壤样品中4种Pb稳定同位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了解研究区土壤Pb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206Pb/207Pb、 208Pb/204Pb和206Pb/204Pb与Pb浓度的倒数,206Pb/204Pb与208Pb/204Pb都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些关系符合二元混合模型,由此可以推断土壤铅主要源于人为排放和土壤母质.  相似文献   
5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污染是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利用超积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方法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植物修复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植物转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和植物稳定技术;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植物吸收重金属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机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植物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活化以及植物体内的金属有机配位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海藻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湿法对海带标准样进行消化,并利用碘离子和汞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与氨反应生成红棕色胶态化合物的原理,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60 nm处进行了测定.试验同时研究了实验用水、试剂、玻璃器皿、消解过程等多因素对总氮含量测定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消解过程及测定方法对海藻总氮含量测定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纳氏法比传统的凯式定氮法耗时短,相比于海水调查中使用的过硫酸钾氧化法也更为稳定,是一种准确的、操作简便的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5.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评价杭州湾潮间带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acrozoobenthos pollution index, MPI)对杭州湾生态监控区2006年和2007年的潮间带底栖动物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潮间带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07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潮间带环境质量总体下降,6个潮间带断面环境质量从好到差依次为镇海港、慈溪十塘、嘉兴乍浦、慈溪庵东、上虞港和海宁尖山,各断面高、中、低3个潮带环境质量相比,中潮带好于高潮带和低潮带.围填海工程对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破坏逐年加剧,是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杭州湾强烈的潮流作用导致的潮间带底质分布不均匀,以及底栖生物在潮间带的自然生态分布,是潮间带环境质量变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已经初步建立,并获得了较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建成了赤潮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初步设想.系统建成后,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可以快速、实用、准确地提...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测站在污染源监测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环保主管部门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以促进排污单位认真监测、如实申报,保障区内污染源监测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并负责了解、掌握区内的总体污染物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测站在污染源监测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环保主管部门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以促进排污单位认真监测、如实申报,保障辖区内污染源监测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并负责了解、掌握辖区内的总体污染物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59.
计算机在环境监测数据辅助审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面水环境监测数据为例 ,对实现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的可行性以及审核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实现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是完全可行的。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不仅将大大减轻数据审核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 ,也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0.
以土壤及场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对象,较为系统地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污染土壤及场地的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并结合当前土壤及场地污染的新特点,提出了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