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64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塔里木河源流区农业用水量直接影响下放至干流的水量,从而间接影响干流区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为此,研究基于农业水足迹反映农业用水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四源”农业用水与干流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关系,为后续维护干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960年代—1990年塔里木河“四源”农用地总量变化不大,阿克苏河流域新开垦量与叶尔羌河流域减少量相当,农业水足迹同时呈缓慢小幅增长,干流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以自然绿洲生态系统缩小和荒漠生态系统扩张为主;以2000年为分界点,2000年之前“四源”农用地和农业水足迹显著增加,导致干流生态系统中自然水域生态系统、自然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皆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四源”农业用水消耗是干流生态系统恶化的直接原因;2000年之后在生态治理工程的影响下,虽然“四源”农用地和总农业水足迹在持续增加,但是节水工程年均节约近27.22×108 m³,保证了下游生态系统的需水量,使其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992.
东海海域水质污染严重,长江口、杭州湾和象山港等重点区域劣四类水质面积居高不下,无机氮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对无机氮未来趋势的预测及风险空间分布的分析可为减缓和治理东海海域污染提供管理依据。基于2002~2013年东海无机氮的趋势性监测数据,利用IDW插值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其发展趋势预测今后3a东海海域无机氮含量,划分了东海无机氮污染的高、中、较低和低风险区,为东海无机氮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综合分析了目前二氧化硫削减技术政策现状,提出了一种评价二氧化硫治理效率的指标——单位投资地面浓度改善水平。利用该指标对一个地区SO2污染源进行评价,通过设定基金激励机制,吸引高效率的污染源积极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并应用博弈论分析基金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治理决策,达到以较小成本控制污染的目的。通过案例的计算,比较A-P浓度贡献法削减方案和文章推荐方案的脱硫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4.
酸性大红GR的Fe~(2+)促进超声化学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声波降解偶氮染料模拟废水酸性大红GR溶液,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温度、pH值、Fe2+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去除酸性大红GR,低温、酸性有利于酸性大红GR的降解;外加Fe2+和超声过程中产生的H2O2反应生成的·OH强化了酸性大红GR的声化学脱色和降解过程,脱色过程符合一级反应。5mmol/L的Fe2+促进超声反应6h,酸性大红GR脱色率达90.5%,COD去除率为65.2%。  相似文献   
995.
PAC-SBR与SBR处理垃圾渗滤液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AC-SBR与SBR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从处理效果、微生物性状以及生化反应表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条件SBR法相比,PAC-SBR法可以取得更高的有机物去除、脱氮和脱色效果。COD、色度和NH3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1.6%、48.6%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固体水造林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达拉特旗固体水试验区固体水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树木生长情况的影响及效果。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干旱半干旱地区施用固体水,可以明显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施用固体水的三个树种的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放置固体水的30-40cm土层,即植物根系的主要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提高1.4%-3.6%;固体水处理对柠条、沙柳、杨树成活和保存均有明显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6%、19.6%、10.5%和14.2%、24.3%和13.5%;固体水对沙柳、杨树的植株生长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生物量达到了对照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7.
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Cr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河南黄淮平原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重金属Cr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小麦籽实中Cr含量与土壤Cr全量、土壤有关理化性质参数和土壤各形态Cr的相关性,建立了这三种情况下的预测小麦籽实中Cr含量的统计学模型,为基于土壤-小麦中Cr响应关系进行土地Cr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大九湖泥炭藓湿地对磷、铜污染物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野外实地模拟方法,就泥炭藓湿地对铜、磷两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100,1 000 mg/L时,两小时后泥炭藓湿地对该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939%,695%,663%;同样的浓度梯度下,对铜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1000%,976%,880%。泥炭藓湿地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泥炭层部分在湿地净化污染物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修改上限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抛物线扩散模型等6个模型对泥炭藓湿地的净化进行动态研究,其中后4个模型均可模拟湿地净化的动态过程。长期预测以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999.
为应对湿天然气管道存在的明显积液,导致管材腐蚀,目前经验性的检测点选择方式导致检测成本和工作量过大问题。基于某单井站场工况条件和现场壁厚检测数据,针对站场主管线,采用Fluent软件建模分析管线内液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含液率大小随原料气含水量、流量、压力的变化而呈正相关变化,运用Correl函数对现场壁厚检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两者的相关度达到0.61以上,这为现场合理选择腐蚀检测点提供依据,降低了现场检测工作量和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