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which was founded in 1988,regarded climate change as a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roblem(O’Brien and Williams 2007).Over the next decades,environmentalist and policy makers have been applying many efficient ways to solv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ave gained achievements.With the support of successful cases,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market-based solutions and discuss it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472.
本文介绍两类环保型棉纺织品耐久阻燃系统,一类是无卤锑系统,另一类是无甲醛或低甲醛系统。前一类包括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磷酸酯及多元醇磷酰氯;后一类包括低甲醛的磷氮系、磷酸酯-膦酸酯齐聚物-低甲醛含量树脂复合系统、烷基氨基磷酸酯-氯化铵加合物、多羧酸酯等。后两者系无甲醛配方。  相似文献   
473.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是南方地区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既影响废水主要污染物COD的减排成效,制约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浪费.以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现场勘测与监测分析,考察了管网渗漏、雨污合流、地表水渗入、管网反坡和管网颗粒物沉积等因素,探究造成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74.
为了探索关中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污水特点进行了调查,结合关中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3种农村污水处理模式:镇带村集中处理、农村集中连片处理和农村分散处理。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污水特点、污水排放回用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运行管理水平、居民的风俗习惯等6个方面相适应,部分村庄应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475.
为研究Cu/O2/HA(HA为盐酸羟胺)体系的氧化能力,以MO(甲基橙)为目标物,对该体系生成·OH(羟基自由基)的过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分别考察了HA投加量(以c计)、pH、Cu(Ⅱ)投加量(以c计)和O2通量对MO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Cu能够有效催化HA与O2的反应,生成大量H2O2,并进一步生成·OH,有效降解MO. HA投加量越高,MO降解率越高,但过高的HA投加量在初始阶段会对MO的降解形成抑制,最佳HA投加量为3 mmol/L;受到HA质子化的影响,反应的最适pH约为5.5;由于Cu(OH)2不利于催化HA与O2的反应,最佳Cu(Ⅱ)投加量为20 μmol/L;O2通量对MO的降解影响较小,最佳O2通量为0.15 L/min;Cu/O2/HA体系降解MO的初始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研究显示,Cu/O2/HA体系具有良好的氧化能力,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MO,最佳反应条件下MO降解率达86.5%.   相似文献   
476.
为了研究固体可燃物多火焰火蔓延规律及传热控制机理,开展了竖向水平排列的PMMA单一平板和平行双板火蔓延规律研究。基于水平火蔓延实验台,考虑平板尺寸、平行双板的竖直间距两个主要因素,分析此类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火焰宽度等参数。实验研究发现,PMMA板水平火蔓延过程中,热解前锋呈V型,预热区长度随平板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行双板工况下,在研究考虑的间距范围内火焰始终保持合并,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及宽度明显大于单一平板,且均随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三者峰值出现的位置与样件尺寸有关。上层PMMA板上下表面的辐射热流随间距的变化规律与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推断辐射作用在平行双板水平火蔓延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7.
The toxicity of chlortetracycline (CTC) on maize (Zea mays L.) growth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eneration was studied. The root and shoot lengths and fresh weights of maize seedlings were inhibited by CTC treatment (p < 0.05). Root length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parameters with the EC10 value of 0.064 mg/L. The spin trapping technique follow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analysis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ROS production. The ROS generated in maize roots after exposure to CTC was identified as hydroxyl radical (.OH). The EPR signal intensity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logarithm of CTC concentrations exposed (p < 0.05).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and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maize roots were also determine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TC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MDA content. Treatment of maize roots with the.OH scavenger sodium benzoate (SB) reduced the MDA content and enhanced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harmfulness of CTC at high dose to maiz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clarified that the inducement of.OH is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CTC toxicity.  相似文献   
478.
为减少瓦斯二次爆炸带来的危害,研发新型抑爆弹性滑移装置,并将滑移装置与固定装置对比,分析其对9.5%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滑移装置抑爆效果优于固定装置;滑移装置能缩短火焰燃烧时间,固定装置超压峰值高于滑移装置;由于轻碳板反向速度提高,弹性系数为0.85 N/mm的滑移装置对火焰和超压抑制效果优于弹性系数为1.63 N/mm的滑移装置。  相似文献   
479.
通过正交设计,以COD去除率为考核指标对固定化载体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与活性污泥的配比进行参数优化;使用硫酸钠、硝酸钠、磷酸钠为交联剂对固定化颗粒进行二次交联改性,研究其污水处理效果,探究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4+-N、TP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且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运行稳定,20 d仍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活性污泥的适宜固定化载体浓度及污泥配比为质量分数8%聚乙烯醇(PVA)、2%海藻酸钠(SA)、质量分数50%活性污泥(普通活性污泥与包埋剂质量比1∶1)。经过二次交联的固定化活性污泥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硫酸钠作为二次交联剂效果最好,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达93.5%、92.3%、78.0%;经固定化后活性污泥对温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在温度低于4℃高于40℃、pH≤5和pH≥9仍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去除效果均比普通活性污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480.
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对海洋生态空间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为例,识别了海上风电场周边鸟类、海洋生物及其多样性、渔业资源等海洋生态空间受影响因子;根据影响海洋生态空间的主要要素及其受影响因子,开展了相关数据的现场调查与资料搜集;结合电磁环境、海洋生物等实测数据以及噪声、鸟类等搜集资料,评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