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102.
探讨线粒体Caspase依赖性途径是否参与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凋亡过程。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16HBE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组)、2.5、5、10μg·m L-1的微囊藻毒素-LR和10μg·m L-1MC-LR+50μmol·L-1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持续24 h和48 h。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Caspase-3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均升高,10μg·m L-1MC-LR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10μg·m L-1MC-LR组相比,10μg·m L-1MCLR+50μmol·L-1Z-VAD-FMK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或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研究表明,MC-LR可以通过线粒体Caspase依赖性途径诱导16HBE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利用Zeta电位和酸碱滴定技术对Penicillium oxalicum菌体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出菌体表面在表面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4种基团酸度常数分别为4.0、7.0、8.8和10.0.与文献中数据的比较推断这些基团为羧基、磷酸基团、胺基及羟基,菌体的FTIR红外光谱解析初步验证了这一结果,上述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吸附中菌体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类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土壤中PAHs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类Fenton试剂可以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选择4种PAHs菲、芘、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类Fenton试剂对土壤中PAHs的降解条件。单因素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浓度为0.5mol/L,Fe(NO3)3浓度为0.1 mol/L,水土比为3∶1,反应时间为...  相似文献   
105.

Background, aim and scope  

Pollutants always co-exist in the environment. Determin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chemicals is an important issue. Experimental designs (E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ng the interactions. The main aim of our study is to provide the test and analysis of the toxicity interaction with a novel ED method.  相似文献   
106.
环己酮生产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实验及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絮凝Fe/C微电解pH调节预处理过的某化工厂环己酮生产废水对自制UBF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厌氧生物处理研究,该废水主要成分为环己酮、环己醇、环己烷等难降解有机物,COD=10 000~40 000 mg/L,pH=1~4,此外废水中还含有部分有机酸、Na2SO4、油类物质及少量的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UBF的最佳运行参数:VLR=2.36~3.26 kg COD/(m3·d)时,COD去除效率为61.74%~65.86%。中试工程依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废水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经6个多月的调试,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07.
5种铁氧化物去除As(V)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从铁氧化物中筛选得到潜在经济有效的除砷材料,对5种铁氧化物去除As(V)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其吸附容量依次为施氏矿物四方纤铁矿水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其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约24 h时吸附达到平衡。其中,pH=5时,施氏矿物的吸附容量达到83 mg/g。分别投加500 mg/L和300 mg/L的施氏矿物,可将含砷1.484 mg/L和0.850 mg/L、高TOC含量和高pH特征的模拟配水砷浓度降至0.01 mg/L以下。鉴于施氏矿物良好的吸附除砷性能,进一步通过SEM、FTIR和电位滴定对其表面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制备的施氏矿物存在结构性或表面吸附的SO42-,其(质子)表面位密度约为4.32个/nm2,表面质子化常数pK1为4.60,pK2为-8.98。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自制的单极性复合型三维阳极作为第三维电极对含氟水进行动态电促吸附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填充床高度、阴阳极板间距、隔膜材料对电促吸附除氟效果的影响,确定反应器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填充床高度20 cm、阴阳极板间距4 cm、隔膜为nafion117膜。工作电压、进水pH、进水流速、共存物质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工作电压,降低进水pH或进水流速均可提高除氟效果。相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工作电压7 V、进水流速4 mL/min、酸性pH;腐殖酸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会对氟离子去除产生较强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氯离子可促进氟离子的电促吸附。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X)的表征结果显示三维颗粒电极的表面及孔隙内部均可吸附氟离子,且电吸附后并未出现电极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109.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沿程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窦娜莎 《环境工程学报》2013,7(8):2942-2946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以稳定运行的Biostyr为研究载体,考察滤池COD、NH3-N、SS和细菌数量等生化特性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4∶1~5∶1、进水COD负荷为2.5 ~3.7 kg/(m3·d)、进水NH3-N负荷为0.18~0.57 kg/(m3·d)时,滤池对COD的降解主要在150 cm填料以下处,COD的去除率可达58.9%;NH3-N去除率沿滤柱高度的变化与COD有所不同,在100 cm以下填料处,NH3-N的去除率仅为3.6%,在100 ~350 cm填料之间,NH3-N的去除率增加迅速,可达56.1%;对S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100 cm填料以下,去除率达51.7%.  相似文献   
110.
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协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和区域间环境影响机制 ,提出进行区际环境协作加强区际环境调控以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