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0篇
  免费   1459篇
  国内免费   2571篇
安全科学   1497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667篇
综合类   6512篇
基础理论   1183篇
污染及防治   239篇
评价与监测   579篇
社会与环境   697篇
灾害及防治   39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21.
黔西南喀斯特地区红色风化壳的物源及元素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红色风化壳,其成因及形成机制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泥凼石林的两处红色风化壳剖面(ND和YK)为研究对象,来探讨风化剖面上覆红土的物源问题,并计算其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认为本研究两处风化壳上覆红土为下伏基岩原位风化形成的,而且两剖面土壤均继承各自基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由于pH、风化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元素迁移特征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2.
水稻土中五氯酚的降解转化动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厌氧条件下水稻土中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的还原转化与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室内培养实验条件下,PCP在水稻土样品中降解比较迅速,在反应17 d时,实验添加的PCP能够完全被还原转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PCP的添加明显改变了水稻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在PCP降解完之后逐渐恢复。原始土壤以及添加PCP的土壤样品中其优势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PCP添加刺激了水稻土中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地杆菌科(Geobacteraceae)、红环菌科(Rhodocyclaceae)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等脱氯相关的微生物菌群繁殖,成为PCP降解过程中的优势菌群,有利于PCP还原降解。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土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脱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4.
采用聚氨酯泡沫-被动采样法(PUF-PAS)采集鸭儿湖地区大气样,研究典型污染源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OCPs)组成、来源及土-气交换现状。鸭儿湖地区大气中OCPs主要组成为艾氏剂(Aldrin)、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六氯苯(HCB)、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和a-硫丹(α-Endosulfan),约占OCPs总量的84%。较高浓度Aldrin(平均浓度为161.25 pg/m3)广泛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HCHs(平均浓度为89.64 pg/m3)和DDTs(平均浓度为92.29 pg/m3)普遍存在且含量高,污染程度比较明显。HCHs异构体中β-HCH高于α-HCH,远远高于γ-HCH和δ-HCH,说明HCHs经过长期降解已逐渐稳定下来;来源分析推测存在工业HCHs的使用或者受大气长距离传输影响。DDTs在各点位分布明显不同于HCHs,且各点位DDTs的六种组成均存在很大差别,可能由于点位地理位置以及农药使用情况导致;来源分析推测大气中DDT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鸭儿湖地区OCPs土气交换研究表明,HCHs主要表现为从大气向土壤中沉降;DDTs在大多数点位源于土壤中历史残留的挥发,部分点位受到大气长距离传输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环境样品中 PCBs 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碱解、酸洗、萃取、净化、浓缩、脱硫等步骤处理实际样品,利用毛细管柱GC/ECD进行PCBs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准确,定量良好,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各同系物的方法检出限,水样为0.01~0.08ng/L;土壤样为0.003~0.03μg/kg,可以应用于土壤、沉积物、水样、油样等环境样品中PCBs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6.
利用2017—2018年全国7个区域10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O3和PM2.5浓度数据,统计污染物累积速率,进而采用回归方法拟合污染物浓度及其累积速率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不同区域污染物时序变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区域O3浓度时序曲线拟合程度总体高于PM2.5,石家庄O3拟合程度最高,西安PM2.5拟合程度最高。以07:00、14:00分别作为O3、PM2.5模拟起点是24 h中的最优模型。不同城市夏季O3小时浓度时序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形态,O3浓度及累积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可能由城市所处经度决定,太原O3累积最快,西安O3消解最快。各城市间冬季PM2.5小时浓度及其累积速率时序变化曲线形态差异较大,沈阳PM2.5累积和消解均最快。与浓度相比,城市环境空气O3和PM2.5累积速率与光照、扩散条件等有更好的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7.
略谈淮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亮  吴淼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3):143-146,152
为了保护淮北市城市生态环境,拟利用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市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城市自然组分、非自然组分设计。自然组分包括种群源、廊道、节点等内容,力争使自然组分成为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使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物种多样并持续存在和流动可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畅通。  相似文献   
128.
离子交换树脂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显色载体,利用直接吸附在树脂上有色络合物-Fe(II)邻二氮菲的吸光度,借以检测水和火腿肠中铁的新方法,本法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并对成络及树脂吸附条件作了较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29.
使用JY TO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磷灰石中的主量元素钙、磷、铁、铝、镁、钛、锰进行同时测定。各项检验指标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0.
垃圾填埋场渗出液中有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垃圾填埋场渗出液中的有害成分。渗出液样品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然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样品中微量的 Cu、Zn、Pb、Cr、Cd、Hg、苯酚、对甲苯酚、萘、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