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271.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科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研究仍将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森林、土壤、草地、农田四种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储量、碳通量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不足:随着遥感、GIS及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精度和范围要高于农田和土壤,而农田和土壤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多基于典型性样地和大量实验数据,结果受制于样点布设和采样密度;目前,土壤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多基于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计算所得,且总有机碳库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研究中易氧化有机碳库研究滞后于总有机碳,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土壤有机碳进行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从一个或几个站点到全国尺度都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研究成果,与国外相比,我国试验田的设置时间短,资料积累较少,更多侧重不同施肥方式下农作物产量和农田合理的施肥培肥模式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对农田土壤固碳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关注的焦点。各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监测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涡度相关系统在森林、土壤、草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从气候、人类活动两个因素分析了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碳通量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国内不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在现状研究、有机碳变化机制、模型建立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碳库时空格局方面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72.
针对宁夏电力公司原有财务报表系统存在的业务标准不统一、内部交易手工抵消、 “以表汇表”编报方式等问题,采用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下的集团对账功能、协同平台抵销功能及集团内部合并抵销账务处理,实现合并报表“一键式”出具、合并口径及供电局各级报表实时查询分析,确保了“账、证、表”一致及快报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应用结果表明:“一键式”报表管理模式减少了加工和报送环节,缩短了编制周期,优化了公司财务报告模式,集团报表编报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透明度显著增强,实现了财务报表编报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73.
介绍钢铁企业脱硫现状、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反应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分析利用氨法脱除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焦化氨源可大幅降低成本,并提出烧结脱硫技术发展趋势及建议。  相似文献   
274.
ZSM-5沸石分子筛吸附-脱附VOCs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Si/Al比的ZSM-5分子筛为吸附剂,考察了硅铝比对其疏水性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Al比的增加,其微孔孔体积和微孔表面积变大,当Si/Al100时,ZSM-5分子筛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对甲苯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但脱附温度随之升高.同时,以4类VOCs(醇类、酯类、烃类、酮类)为吸附质,研究了ZSM-5分子筛吸附-脱附不同VOCs的性能.发现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更适合吸附小分子VOCs,对于同类VOCs分子,随着碳数的增加,分子大小和极性均增大,其与分子筛的作用力越强,热脱附温度越高,但VOCs在ZSM-5分子筛表面300℃左右就能脱附完全.  相似文献   
275.
Concentration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PCDD/F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in soil samples from Tibetan Plateau were determin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2,3,7,8-PCDD/Fs was(2.30 ± 1.02) pg/g,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xicity Equivalency(WHO-TEQ) average concentration was(0.013 ± 0.010)pg WHO-TEQ/g.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CBs(7 indicator PCB and 12 dioxin like-PCB congeners) was(16.2 ± 9.25) pg/g, and WHO-TEQ average concentration was 0.043 ±0.049 pg WHO-TEQ/g. Comparing to previous studies in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CDD/Fs and PCBs in this study showed a relatively lower concentration. The altitude dependences of PCDD/Fs and PCBs were also studied.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normalized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 quadratic relation with the altitudes, and an inflection could be found on the parabola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and some congeners of high concentration.The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altitudes below about 4500 m above sea level(a.s.l.), while they increased with altitudes above it. These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cold condensation of PCDD/Fs and PCBs would happen above 4500 m a.s.l, on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276.
文章以二百方子洪泛区湿地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洪泛区温地土壤一植物系统氮含量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百方子湿地土壤氮素含量与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时数和月蒸发量的关联性较密切;芦苇地上部分氮素含量与月日照时数、月蒸发量和月平均风速关联较密切,而芦苇地下部分氮含量则与月平均降水量、月蒸发量和月平均气温关联较密切。  相似文献   
277.
污泥对水煤浆静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为添加剂,考察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的水煤浆48h后的稳定常数,析水层特征,粒度分布等,结果表明:污泥的添加量增加,稳定常数接近于1,当污泥添加量为煤质量的10%时,稳定常数η为0.981,表观黏度为1 106 mPa.s。水煤浆中粒径>190μm颗粒的沉降速度最快,大颗粒的沉降导致底层水煤浆固含率的增加,是水煤浆产生沉淀的直接原因。污泥加入后,在煤颗粒之间形成间隔层,间隔层与间隔层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阻止了大颗粒的沉降。污泥本身疏松的网络结构,易吸水的性质是提高水煤浆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8.
孔石莼(Ulva pertusa)对铅、铜、镉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藻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吸收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体系中的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积累量随着水相中的游离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加以描述,铅和镉饱和结合量分别为:0.715mg/g干重,Cd^2+为0.037mg/g干重;在孔石莼对铜(0.056mg/L)吸收动力学浓度的实验中,第4天达到了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9.01倍;在镉暴露浓度为0.028mg/L的实验中,第5天达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5.06倍。  相似文献   
279.
流动沙漠地形起伏区尼龙网方格沙障破损程度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油田公路K287 km处,对设置在纵向复合沙垄区次级新月形沙丘上不同地貌部位的尼龙网方格沙障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破损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平沙地上的尼龙网方格沙障破损类型相对单一,以半埋型式为主;流动沙丘上的尼龙网方格沙障破损类型多样,而且不同地貌部位的破损类型不同。(2)沙丘个体及不同地貌部位的破损程度值远远高于平沙地,破损程度值排序为迎风坡脚迎风坡中部沙丘两翼落沙坡迎风坡中上部丘顶。(3)沙丘不同地貌部位尼龙网方格沙障受损的空间分异主要与沙丘对近地表风流场的强烈扰动有关。(4)尼龙网方格沙障更适宜布设在平坦的地形,提高尼龙网方格沙障对地形起伏适应性的关键在于其布设模式以及布设配件的改进。  相似文献   
280.
Nutrients and wat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algae cultivation. Using wastewater as a culture medium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recycle nutrients and water, and for further developing microalgae-based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species of microalgae, Chlorella sp. (high ammonia nitrogen tolerance) and Spirulina platensis (S. platensis, high growth rate), were cultured by using poultry wastewater through a two-stage cultivation system for algal biomass production. Ultrafiltration (UF) or centrifuge was used to harvest Chlorella sp. from the first cultivation stage and to recycle culture medium for S. platensis growth in the second cultivation stage. Results showed the two-stage cultivation system produced high microalgae biomass including 0.39 g·L–1Chlorella sp. and 3.45 g·L–1S. platensis in the first-stage and second-stage,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NH4+ reached 19% and almost 100% 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ge, respectively. Total phosphorus (TP) removal reached 17% and 83%,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removal reached 55% and 72% 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ge, respectively. UF and centrifuge can recycle 96.8% and 100% water,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combined of pure microalgae cultivation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culture medium recyc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