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SBR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其关键的机械设备之一就是旋转式滗水器。通过分析旋转式滗水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推导出堰口与驱动装置间的数学关系式,并运用列举法采样滗水过程中的运行数据。根据实际运行的经验对采样的数据进行整合,介绍利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实现匀速滗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的兰州市SO2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探测卫星Aura上所搭载的臭氧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传感器所得的SO2数据产品为依据,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重点解译了甘肃省兰州市区2009-2010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2空间分布情况.从总体上看,研究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存在的SO2高值区域不同,采暖期SO2高值区主要存在于兰州市中东部,非采暖期主要存在于兰州市西部.与2005年SO2空间分布情况对比发现,中高柱量(DU >0.81)浓度SO2柱量值区的范围明显增加,而最高值区域范围缩小.该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平台,能够对环境中任意某个点(栅格数据)随时提取进行评价,做到实时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13.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白衣庵滑坡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Quickbird-2卫星遥感数据对白依庵滑坡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选取321和432波段进行彩色合成,并且与pan波段进行了分辨率融合,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正射校正作为遥感解译底图。从遥感影像上提取了白依庵滑坡的各要素,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和危害性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现阶段利用Quickbir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滑坡研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四种醇类助溶剂表面/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界面张力降低对残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的浓度与表面张力之间满足Szyskowski模型,与界面张力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用Fowkes模型计算乙醇溶液的色散力与理论预测具有一致性,四种醇对油水界面降低能力的顺序为:丁醇>异丙醇>乙醇>异丁醇,醇溶液-柴油界面张力基本上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乙醇对含油砂柱冲洗试验结果表明除油率与界面张力降低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5.
中国铝元素物质流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全国铝物质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对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全国铝损失的来源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2001—2004年生产加工部门和消费部门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所占比例分别从54.8%和47.6%升至64.4%和53.1%,全国铝损失率从32.5%增至42.4%;2004—2005年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增幅迅速降至4.9%,2005—2007年保持在8.8%. 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占铝损失总量的比例最大,2001年,2004年和2007年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34.1%,44.8%和36.3%,提示依然需要提高国内铝开采的利用效率和加工技术水平以减少铝损失总量. 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来源于国外进口的铝损失量占铝进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0.9%,39.1%,35.8%和33.3%,损失率变化不大,未来应增加再生铝的使用比例以降低铝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116.
有机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有机垃圾具有易腐烂、热值低、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点,常规的填埋和焚烧难以妥善处理。文章在分析各类有机垃圾组成和特性的基础上,认为堆肥化处理、厌氧发酵和综合利用应是有机垃圾处理和处置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利于消除污染、保护环境,还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117.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1kW-h储能系统为案例,分析增加储能系统后的经济-碳排放-能源特征.案例表明,增加储能...  相似文献   
118.
东莞市市政污泥集中处置工程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市东部污泥处理处置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000 t/d,远期规模为1700 t/d,工程采用污泥造粉工艺对全市部分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进行处置,使其达到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本污泥处理处置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及除臭工艺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9.
基于纳米技术的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污染防治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钧  鞠伟 《环境技术》2006,24(3):26-32
纳米科技是面向21世纪的核心战略科技,它为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研究领域,概述了纳米技术的内涵、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全面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污染防治新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表明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0.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大前提,但是核电发展的短短历史时期内就发生了3次严重事故,第4次事故会不会发生在中国?通过列举历史、法规、技术、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说明可以保障中国核电不发生严重事故,但是由于存在法规杂乱、技术青涩以及人因等因素,使得核电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应用概率方法,对各国严重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计算,发现事故一般都早于计算的预期,核电在中长期内还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中国核电应杜绝"大跃进"式发展,统一完善核电法规标准,严格制度和实施过程,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保证核电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