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742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来,我国从学术界到社会各界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为了实施闺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寒加大了对可更新资源保护的力度、愿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布局、区域综合减灾规划制定与工程的建设。与此间时。图家有关资源、环境、灾害管理等职能部门。从制定可持续发展途径出发.开展了大量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些工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案例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搜索引擎工具。检索并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近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分类和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模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机理研究、尺度问题、区域要素和地域结构的整合、区域综合集成以及区域要素变化、区域整体关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新装备大修期的到来,针对装备大修工时预测难的问题,根据幂指数理论,结合电子装备的大修流程,即拆卸、全面修复和拼装调试三个阶段,建立电子装备大修工时幂指数对比预测模型。结合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操作性,满足制定详细大修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对上海某医药厂污水站好氧池的活性污泥进行长期驯化,分离到1株能以二噁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DT8.经生理生化、脂肪酸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黄黄色杆菌DT8(Xanthobacter flavus DT8).序批实验表明X.flavus DT8可于48 h内完全降解100 mg.L-1二噁烷,并可实现污染物的矿化.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该降解过程的细胞得率(以二噁烷计)为0.62 g.g-1,能量消耗系数(δe)为1.00,表明X.flavus DT8代谢二噁烷消耗的能量较少.研究不同温度、pH和营养条件对二噁烷降解的影响,发现二噁烷降解较适宜的温度和初始pH分别为34℃和7.0;在贫营养条件下,即无机盐培养基稀释100倍时,100 mg.L-1二噁烷于48 h的降解率达到65.6%.对X.flavus DT8降解二噁烷可能的诱导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X.flavus DT8对二噁烷的降解不需要经历诱导的过程.本研究揭示了X.flavus DT8直接代谢二噁烷的特性,为生物法净化含二噁烷废水及废气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核壳式磁性碳纳米吸附剂(Fe3C/Fe@C).该吸附剂具有强磁性内核和石墨碳外壳.考察了Fe3C/Fe@C对水环境中金霉素(CTC)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Fe3C/Fe@C对CTC表现出极强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4 h内吸附达到平衡.CTC的吸附能力随溶液pH(3.5~7.5)的增加而增加,但当pH在7.5~8.5时吸附能力下降.CTC的吸附随溶液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共存腐殖酸浓度为10~50mg.L-1时,CTC的吸附仅降低了10%~20%.在最佳条件下(pH=7.5,T=293 K),由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的CTC最大吸附容量为909 mg.g-1,该吸附容量远大于沉积物和矿物对CTC的吸附.吸附CTC后的Fe3C/Fe@C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快速从水样中收集,便于进一步处理,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这些结果表明,Fe3C/Fe@C可作为水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的一种潜在的高效、绿色吸附剂.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和纳米级Ni/Fe,利用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对六价铬[Cr(Ⅵ)]与对硝基氯苯(p-NCB)进行同步修复研究.主要探讨纳米级Fe及纳米级Ni/Fe对Cr(Ⅵ)和p-NCB同步修复过程中,受污染水体中Cr(Ⅵ)和对硝基氯苯(p-NCB)的相互影响.实验表明,纳米级Fe可将p-NCB降解为对氯苯胺(p-CAN),并不能进一步脱氯,Cr(Ⅵ)与p-NCB的降解存在着竞争关系.纳米级Ni/Fe双金属应用于p-NCB和Cr(Ⅵ)同步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率,反应产物为Cr(Ⅲ)和苯胺,并不产生中间产物.Ni(Ⅱ)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脱氯反应的进行,最佳Ni/Fe质量比为1∶50.而Cr(Ⅵ)、p-NCB初始浓度增加会导致脱氯率的下降.Cr(Ⅵ)浓度为20 mg/L时,对应的最大脱氯效率为43.0%,而p-NCB的浓度为40 mg/L时,对应的六价铬还原效率为71.4%.  相似文献   
996.
多功能细菌复合系NSC-7的菌种组成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SC-7是一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林丹双重功能的细菌复合系.为系统了解复合系的菌种组成,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传统的平板画线法分离到11株单菌,将11株单菌按体积比1∶1重新组合并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利用单层和双层平板滤纸法检测NSC-7的分解能力,发现只有双层平板上的滤纸变黄且降解,说明复合系内纤维素降解的关键菌是厌氧或微好氧菌.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NSC-7构建克隆文库,获得了195个16S rDNA片断,经DGGE筛选获得25个代表克隆,其序列数据库比对结果中有60%的近缘种为已知菌,分别归属于Clostridium、Petrobacter、Bacteria、Paenibacillus、Proteobacterium 5个属,其余40%的近缘种为难培养菌株.  相似文献   
997.
以Ni—Cr-Fe合金金属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以复合型金属氧化物MnCr2O4作为催化剂主要活性成分,通过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选择环状六碳芳香烃C6H6为还原剂,选择催化还原NOx的实验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均匀,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NOx的最高转化率为78%,C6H6最高转化率为81%,CO的生成量很少,几乎全部生成CO2。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998.
Cu/TiO_2/SiO_2纳米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氨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γ-射线辐射法制备了Cu/TiO2/SiO2纳米介孔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显示单质金属铜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粒子较均匀地分布在非晶SiO2介孔基体的孔洞之中。光催化降解氨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未掺杂铜的TiO2/SiO2二元复合薄膜相比,铜纳米粒子的掺入可将其光催化性能提高18%以上。  相似文献   
999.
对LDO电路基本结构及其性能指标进行描述.在分析LDO电路稳定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四种LDO环路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负载化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气相甲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高比表面积的玻璃弹簧为载体,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2膜光催化剂,并在密闭循环式反应系统中进行甲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气体流速、空气相对湿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测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及其含量,没有发现除甲苯以外的其它气相组分,最后测试了催化剂在高污染物浓度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