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81.
增温及秸秆施用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陈书涛  桑琳  张旭  胡正华 《环境科学》2016,37(2):703-709
为研究增温及秸秆施用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于2014-11~2015-05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对照、增温、秸秆施用、增温及秸秆施用这4个处理,观测了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体积含水量)的季节动态,并在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观测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对照、增温、秸秆施用、增温及秸秆施用这4个处理的季节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46、1.96、1.92、2.45μmol·(m2·s)-1.方差分析表明,增温处理与对照、秸秆施用处理与对照、增温及秸秆施用处理与对照3对处理之间的季节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回归方程拟合,指数回归方程可分别解释对照、增温、秸秆施用、增温及秸秆施用这4个处理土壤呼吸34.3%、28.1%、24.6%、32.0%的变异.增温、秸秆施用比对照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呼吸与脲酶活性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其P值为0.061,接近显著水平;土壤呼吸与转化酶(P=0.013)、过氧化氢酶活性(P=0.002)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82.
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例,在分析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工程提标改扩建方案,并进行了工程设计。该工程经扩建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同时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环境,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类似工程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3.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纸厂废弃塑料的热解特性及气体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塑料的热解过程主要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氯的析出,第2阶段为碳链断裂。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塑料热解的失重速率有所增加,且析出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使用Doyle积分方法进行活化能计算,发现塑料热解所需要的活化能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塑料热解脱氯阶段符合三维扩散,球形对称Jander方程;碳链断裂阶段符合二维扩散,圆柱形对称方程。TG-FTIR结果表明,热解的第1阶段析出产物主要为HCl,第2阶段的热解产物主要为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4.
湘江沉积物镉和汞质量基准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沉积物质量基准是保护底栖生物免受污染物危害的保护性临界水平,可用来评估与沉积物结合的污染物的影响,并为底栖生物保护和沉积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分析了湘江43个采样点沉积物、上覆水、间隙水和植物中Cd和Hg含量,选取钩虾做沉积物毒理实验,利用相平衡分配法、加标毒理实验法和背景值法确定湘江沉积物Cd和Hg质量基准低值(SQC-L)分别为1.89 mg·kg-1和0.13 mg·kg-1,基准高值(SQC-H)分别为28.32 mg·kg-1和0.79 mg·kg-1.经与国内外基准值比较,并与底栖生物监测数据和植物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确定的基准值合理.应用该基准值评价湘江沉积物质量现状发现,湘江沉积物Cd和Hg含量低于SQC-L和高于SQC-H的采样点所占比例较低,74.4%和76.7%的采样点沉积物Cd和Hg含量在SQC-L和SQC-H之间.  相似文献   
85.
桑义敏  常雪红  车越  谷庆宝 《环境科学》2013,34(9):3502-3506
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镁铝复合絮凝剂(PMAS)的结构形态,通过对渗滤液生化出水的脱色效果和系统Zeta电位的测定,分析了絮凝机制.结果表明:①X-射线衍射和红外结果显示,PMAS是以羟基桥联的铝和镁的复杂多聚物;②PMAS的絮凝机制主要是电中和和网捕卷扫作用.在低投药量时,以吸附电中和作用为主;在高投药量时,随体系pH值不同其絮凝行为而有所变化:酸性条件下以电中和机制为主;碱性条件下以网捕卷扫机制为主;中性条件下则是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6.
大金山岛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大金山岛是上海自然陆地海拔最高点,为了探明大金山岛陆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相关性,本研究以网格法及蛇形采样法进行布点采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大金山岛陆域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金山岛陆域土壤重金属基本符合一级土壤标准,其中Cd有轻微污染,样品超标率为85.4%;其次是Pb,超标率为26.8%;Zn和Cu未超标.Pb-Cu、Pb-Zn、Cu-Zn之间在P=0.05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其同源性较高,受成土母质影响很大,这也间接说明大金山岛被保护尚好,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
长江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本流域的水源,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搞好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保证本流域及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流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质量三大背景,对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节流减污”和“水资源南北优化”是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两大基本特点。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方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效益进行了简单地定性和定量分析,初步认定,建设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将会取得较大效益。  相似文献   
88.
采用一步溶剂热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微量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的溴氧化铋(BiOBr)复合材料,实现了对盐酸四环素(TC)的高效稳定降解.在MWCNT添加量为0.01mg(0.001wt%)时,制得的MWCNT/BiOBr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光致发光强度、较大的光电流和较小的EIS弧,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性能的显著提高是由于MWCNT的高捕获电子能力,它不仅能增强光吸收,而且还加速了电荷载流子的分离.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确定其主要活性组分为·O2-,并提出了提高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9.
简介了湿式电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对燃煤电厂脱硫后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提出了对湿式电除尘器在选型、应用上的建议,对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为阐明PM2.5诱发肝脏纤维化的潜在机制以及导致这种不良效应的主要组分,本研究以采自我国太原、北京、杭州和广州市的PM2.5暴露10月龄C57BL/6雌性小鼠4周后,利用组织切片染色,荧光定量PCR (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并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不同城市PM2.5暴露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各城市典型化学组分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太原组和杭州组小鼠肝脏脏器系数显著降低;太原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面积显著增加,肝脏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3a1、TGFMMP2)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也仅有太原组PM2.5暴露诱导了小鼠肝脏Col1a1蛋白的显著增高,而其他城市PM2.5暴露组并未见上述纤维化相关因子的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Mn、Mo、Cs、Pb、Bi、U和Fe等金属组分与Col1a1和Col3a1的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除NA、AC及BaP外其余15种多环芳烃均与Col1a1表达显著相关,18种PAHs之和与Col3a1表达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PM2.5暴露可导致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其中太原市PM2.5诱导肝脏纤维化发生最为显著,TGF-β及其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在介导PM2.5诱发肝脏纤维化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r、Mn、Mo、Cs、Pb、Bi、U、Fe及PAHs很可能是细颗粒物暴露导致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关键毒性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