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591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黑麦草修复多氯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黑麦草对以pp’DDT,v—BHC,HCB为代表的多氯代有机物(PCOP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和根际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90d后.土壤中PCOPs下降了19.01%~41.75%;在黑麦草生长的前期和中期(0-60d1,土壤中PCOPs下降较快,黑麦草对PCOPs吸收能力较强;黑麦草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较强:在去除土壤中PCOPs的作用上,黑麦草的吸收是轻微的,仅占1.20%。4.72%,土壤中PCOPs去除的主要原因是根际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种植黑麦草能改变根际环境,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对PCO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992.
红枫湖和百花湖地处长江支流乌江水系猫跳河流域,位于黔中人为活动高强度地区,具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区位;是河道型梯级开发的人工湖,具碳酸盐岩的地质背景、水寄宿时间小、水深变幅大、水体多功能、农区与覆水区镶嵌等重要特征。红枫湖表层沉积物Pb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污染具多源特征;剖析百花湖-红枫湖"突发性"水质恶化相互关联水质指标表明"湖泊黑潮"是特定季节、特殊气候条件下,沉积有机质生物氧化作用的耦合;脱氮过程受阻的pH控制导致亚硝酸根浓度增高;维护该湖泊水系环境质量需预防工业污染、流域侵蚀、生活污染并综合治理湖区。  相似文献   
993.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垂直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针对该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人主张国家环保部应对各地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破除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的干扰,以实现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管理的独立性。但目前学术界对环境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而且从其他部门实施垂直管理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垂直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仍然值得商榷。然而无论是垂直管理还是分级管理,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基础和保障,才能真正地发挥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垂直不应局限于行政权利上的变动,还应该包括对法律的垂直和对公众的垂直,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化和公开化建设,构建和完善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才有助于解决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994.
浅谈汽车涡轮增压技术的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开始追求低碳生活,以改善生存环境。本文在分析汽车涡轮增压技术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涡轮增压技术的节能减排优势,同时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该研究对技术人员和消费者购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地区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NCEP/NCAR 1948~2002年月平均比湿、风场以及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对纵向岭谷及周围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柱可降水量及其月、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地区可降水量具有明显的月际、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纵向岭谷地区,气柱平均可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四季都为南湿北干的分布,夏季可降水量含量最大,冬季最小,云南大气含水量的分布在整体上大致为西北东南向的"凹"字形。纵向岭谷可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反映了纵向岭谷地区南北向通道作用和东西向阻隔作用。夏季可降水量在25°N附近、98.5°E附近以及106°E附近地区发生了明显变化。夏季、冬季纵向岭谷区的可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纵向岭谷区夏季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冬季可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初期发生了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996.
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田间试验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放射性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田间应用研究状况,总结分析了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超富集植物筛选等因素对田间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推导建立了保守清除模型,估算出植物修复的数十年的修复应用时间;结合环境治理的需求,分析了放射性污染的植物修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但99%的微生物不能通过标准的实验技术加以培养,不依赖于培养的环境基因组技术由于适合分析生态系统中整个复杂的微生物基因组而迅速发展起来。文章针对环境基因组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目前该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Cr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河南黄淮平原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重金属Cr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小麦籽实中Cr含量与土壤Cr全量、土壤有关理化性质参数和土壤各形态Cr的相关性,建立了这三种情况下的预测小麦籽实中Cr含量的统计学模型,为基于土壤-小麦中Cr响应关系进行土地Cr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985~2003年渤海湾水质氮磷生源要素的历史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丙辉  秦延文  孟伟  张雷  万峻 《环境科学》2007,28(3):494-499
通过对渤海湾表层海水生源要素的现场调查以及相应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渤海湾生源要素的现状、历史演变趋势以及富营养化状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表层海水处于较为严重的氮污染状态.北塘口、大沽口是渤海湾无机氮、磷的2大污染源.DIN、DIP的历史演变趋势与人海径流量息息相关,尤其是大沽口近岸海域,DIN、DIP与人海年径流量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显示了渤海湾无机氮、磷污染的陆源输入性.受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无机氮含量持续增长的影响,1985~2003年期间,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的"氮限制"状态转变为"磷限制"状态,这将对这一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kinetic(EK)behavior of multiple chlorobenzenes,including 1,2,3,4-tetrachlorobenzene(TeCB), 1,2,4,5-tetrachlorobenzene(i-TeCB),and 1,2,3-trichlorobenzene(TCB)in contaminated clayed soils.The effect ofβ-cyclodextrin(β- CD)on the EK removal of the chlorobenzenes was studied.The largest removal was obtained when Na_2CO_3/NaHCO_3 buffer was used as anodic purging solution withoutβ-CD.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related to the aqueous solubilities of chlorobenzenes. With the same cumulative electroosmotic flow,greater solubility led to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The addition ofβ-CD inhibited the EK removal efficiency of all chlorobenzenes.The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β-CD concentration.With the sameβ-CD concentration,the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electric potential.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lusion compounds betweenβ-CD and chlorobenzenzes were less soluble than chlorobenzenes.The formation of the less soluble inclusion compounds reduced the aqueous solubility of chlorobenzenes and led to the partial immobilization of the chlorobenzenes that desorbed from soil.It was feasible to use the EK technology to remove ehlorobenzenes in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water as the anodic flushing solution.The addition ofβ-CD was not recommended for the EK removal of chlorobenze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