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最早实施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已实施了20多年。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2.
周侃  徐勇  汤青  陈雯  李丽娟  李平星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65-3870
由于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增加尚未脱钩,当前中国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生产生活污染源头治理上仍然面临排污基数大、溢出效应强、空间跨度广等难题,亟需强化污染源管控精准落地、建立健全面向污染源头的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以降尺度与融合化空间管控形成更加精准、严格、高效的环境空间管控制度,系统提升环境空间治理效能.本文基于区域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力视角分析了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的科学基点及优化逻辑,从降尺度建立分区分级管控体系、形成融合化环境管理机制、嵌入多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夯实环境空间管控信息化支撑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环境空间管控转型与体系优化路径.此外,研究团队结合典型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案例实证,从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过程和格局入手,按照"驱动机制解析—分区分类管控—环境效应评估"的主线设置了"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专栏,以期为污染物源头减排及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探索、环境综合治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3.
上海市能源提高效率和优化结构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定量评价上海市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后,因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而获得的居民健康效益,采用定量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结合大气污染物浓度每增高一单位所产生的健康损失,对能源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实施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上海市居民未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与不实施相应能源政策的基线场景相比,上海实施能源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后,2010年和2020年可以分别减少2937例和6834例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死亡,同时还可减少一定数量的发病,住院和门诊人数。  相似文献   
174.
保定市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藻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定市居民饮水的水源水、水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存在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水源水、水厂出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的含量来评定其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经过3月份至6月份的检测,发现除3月份水源水接近富营养化外,其余全为贫营养化.保定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状况在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175.
采用"水热+热解"两步法制备介孔碳复合零价铁材料(Fe@HC)作为过硫酸盐(PS)活化剂,生成强氧化的活性物质,进而降解偶氮类染料活性黑5(RB5).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测试仪(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Fe@HC投加量、PS投加量、pH值及阴离子对活化PS去除RB5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热解"两步法成功制备了Fe@HC,其比表面积为280.7 m2·g-1,平均孔径约为5.1 nm,BJH吸附累积总孔体积为0.284 cm3·g-1.相对于单独的Fe@HC和PS,Fe@HC和PS共同存在可高效地去除RB5,脱色率为99.24%,且萘环破坏效率也达到了61.76%.RB5整体去除效果随Fe@HC、PS投加量的增大而提升,Fe@HC/PS体系在pH=3~11范围内对RB5的萘环破坏效率及脱色效率始终高于62%及86%,Cl-和SO42-对去除效率的影响较小,Fe@HC展示出良好的环境抗干扰能力.Fe@HC活化PS去除RB5的机理主要是体系中1O2的氧化降解作用.Fe@HC循环再生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6.
宁波市典型城市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解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雨水径流污染影响受纳水体水质,为掌握宁波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于2009~2019年开展了8场降雨调查,采用频率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心城区的屋面、广场、绿地、小区道路、商业街道路和城市主干道等不同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污染水平,径流污染来源,以及中小雨型径流水质的冲刷规律.结果表明,宁波市各下垫面雨水径流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和总悬浮固体(TSS)等污染指标的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均值分别介于23.88~102.31、 0.40~1.69、 3.41~8.71、 0.09~0.50及37.6~323.4mg·L~(-1)之间.除广场外,其它各下垫面雨水径流的COD和总氮污染严重,屋面、商业街和小区雨水径流氨氮显著高于广场、绿地和主干道(P0.05),商业街、主干道和绿地雨水径流总磷浓度显著高于(P0.05)其它下垫面;屋面、广场、主干道及商业街雨水径流中的TSS与COD、氨氮、总磷具有同源性质,绿地和小区雨水径流的氨氮和总氮具有同源性质;在中小雨情景下屋面和绿地等下垫面的氨氮较易形成初始冲刷效应,而广场、小区和城市主干道等下垫面的总氮和总磷初始冲刷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7.
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水体指数、波段运算和阈值法提取了淮南潘谢矿区1979、1987、2000及2006年水体信息,结合矿井采掘工程布置识别了塌陷水体与自然水体.面积统计结果表明1979年自然水体、塌陷水体面积最小,1980年后农田水利工程、开挖鱼塘、取土烧砖等人为活动导致后期自然水体面积增大;矿区内井工采煤导致塌...  相似文献   
178.
The findings on health effects of ambient fine particles (PM2.5) and coarse particles (PM10-2.5) remain inconsistent. In China, PM2.5 and PM10-2.5 are not the criteria air pollutants, and their monitoring data are scarce. There have been no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health effects of PM2.5 and PM10-2.5 simultaneously in China. We conducted a time series study to examine the acute effects of PM2.5 and PM10-2.5 on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China from Mar. 4, 2004 to Dec. 31, 2005. We used th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 with penalized splines to analyze the mortality, air pollution and covariate data.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PM10-2.5 were 56.4 microg/m3 and 52.3 microg/m3 in our study period, and PM2.5 constituted around 53.0% of the PM10 mass. Compared with the 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 set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0 microg/m3 for annual mean) and U.S.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15 microg/m3 for annual mean), the PM2.5 level in Shanghai was much higher. We found that PM2.5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ath rates from all causes and from cardiorespiratory diseases in Shanghai. We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PM10-2.5 on mortality outcomes. A10 microg/m3 increase in the 2-day moving average (lag01) concentration of PM2.5 corresponded to 0.36% (95% CI 0.11%, 0.61%), 0.41% (95% CI 0.01%, 0.82%) and 0.95% (95% CI 0.16%, 1.73%) increase of total,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mortality. For PM10-2.5, the effects were attenuated and less precise. Our analyses provide the firs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vidence in China that PM2.5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population health and strengthen the rationale for further limiting levels of PM2.5 in outdoor air in Shanghai.  相似文献   
179.
一株中度耐盐硝基苯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盐度(1%NaCl)条件下,从某制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N18,并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分析及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18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该菌株利用硝基苯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0%、生长温度30℃、pH=7.外加葡萄糖或乙酸钠可使硝基苯降解率分别由72.70%提高到82.62%和79.25%(硝基苯初始浓度为200mg.L-1,72h).在盐度为1%~3%时,硝基苯的降解情况基本不变,甚至在盐度为10%时仍能降解硝基苯,说明菌株N18为中度耐盐细菌.当150mg.L-1的苯酚或75mg.L-1的苯胺与200mg.L-1的硝基苯共存时,菌株仍能有效降解硝基苯.菌株对硝基苯的最大耐受浓度为400mg.L-1.  相似文献   
180.
袁侃  毛献忠  陶益  张锡辉 《环境科学》2010,31(2):310-317
以我国典型淡水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905)为研究对象,采用推流式低压紫外灯反应器研究在动态条件下Ultraviolet-C(UV-C)辐照对蓝藻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对数培养期的蓝藻液流经反应器进行UV-C辐照处理,其后正常培养,在培养期2 h、1 d、3 d、5 d、7 d、9 d分别取样,通过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在荧光视野下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未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大量破裂死亡,36~115 mW.s.cm-2剂量范围的UV-C辐照能在9 d内有效抑制2.6×105~2.7×105cells.mL-1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长,31~50 mW.s.cm-2剂量范围的UV-C辐照能在9d内有效抑制9.0×105~1.15×106cells.mL-1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