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22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通过研究广东省江门市三个不同优质稻产地土壤中相同元素对水稻品质造成不同影响的特点,如都斛土壤中的N与水稻胶稠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在牛江则呈较强负相关关系;都斛土壤中的Mo与水稻的不完善粒呈较强负相关关系,而在牛江则呈正相关关系。根据吸收系数与土壤营养元素关系,得出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限。当土壤能给作物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时,作物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一个极限,土壤元素含量接近这个极限时,作物对元素的吸收达到饱和,对元素的吸收系数则低;当土壤营养元素供给能力不足时,作物对营养元素吸收能力较强,对元素吸收系数较高。通过对比各元素及指标与稻谷感官品质相关关系并评分,得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越偏离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限,则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越大的结论,由此解释了不同省份农业地质调查中农作物元素与土壤元素相关关系混乱甚至矛盾的问题,为水稻的施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itrogen removal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e study of feedforward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on a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oxic (AAO) pl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effluent qualities of the pilot plant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external recycle was not a suitable approach to regulate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of plug-flow reactors; adjusting the aeration valve and dissolved oxygen set-point according to ammonia load could overcome the impact of influent fluctuation;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could b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transit time of anoxic zone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carbon resource entering the anoxic zone. Simple feedforwar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eration and internal recycle were subsequently proposed and validated. The nitrogen removal was successfully improved in the pilot plant. The effluent total nitrogen had decreased by 29.9% and was steadily controlled below 15 mg·L−1. Furthermore, approximately 38% of the energy for aeration had been saved.  相似文献   
93.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本文通过小试及中试,对焦化疲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化菌的培养及驯化是生物脱氮顺利进行的关键,连续驯化方式优于间歇驯化方式,当水质波动不大,运行条件正常时,A-A/O系统可以实现98—99%的硝化效果和75%以上的除氮效果。厌氧预处理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利用GC/MS联用系统监测,分析了反应的全过程,确定臭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不蒎酮,产率为46%,在O3存在下稳定,无次级反应,根据液相反应的分析结果,对气相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对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水、土等环境要素,以及应市蔬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药等)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汞含量及蔬菜汞含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轻度污染;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全部超过WHO/FAO的建议水平。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该基地仍可作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6.
旋转流污水预处理是近几年提出的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技术,它是利用旋转流场产生的离心力场和流体剪切力强化筛网过滤的新型技术.为了更好地研究该技术在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利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中试条件下研究采用不同的进口阀门开度、排泥口阀门开度、进口初始流量对系统运行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和排泥口阀门开度对系统压降的影响较大,进口和排泥口阀门开度分别为2/3和1/3时可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悬浮颗粒物和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57%和19%,比细格栅+涡流沉砂池的去除效率高.旋转流污水预处理可以稳定有效地应用到小城镇污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9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properties of leachate from refuse transfer stations (RTSs) in rural China were indefinite.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4 leachate samples from...  相似文献   
98.
采用聚乙烯醇(PVA)包埋硝化效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制备固定化颗粒,针对不同初始氨氮浓度的模拟废水,基于序批式间歇反应器小试实验,探讨了包埋颗粒的传质效能与氮去除过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颗粒体积投加率为10%,实验水温为26~30℃,pH值为7.5~8.5,反应器DO浓度为4~5mg/L的条件下,各初始氨氮浓度(50~400mg/L)稳定期包埋颗粒最大氨氮去除负荷为61.8~242.3mgN/(L-particles·h).包埋颗粒对氨氮的去除较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最大氨氧化速率(μmax)为271.40mgN/(L-particles·h),半饱和常数Ks为66.69mg/L,包埋颗粒内氨和氧的有效扩散系数(De)分别为0.467×10-9m2/s、0.279×10-9m2/s.SEM观察和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与新鲜颗粒相比,稳定期颗粒内部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增加.包埋颗粒,活性污泥,包埋颗粒与活性污泥混合3种体系对比实验表明,各初始氨氮浓度条件下混合体系可显著强化生物硝化与脱氮过程,并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
亚热带茶园土壤酸度特征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测试福建省武夷山市60个茶园6个土类120个土层的土壤酸度指标,分析茶园土壤酸度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园0~20cm土层土壤平均pH值为4.52,其中pH < 4.5的重度酸化土壤占总调查样本的55.00%;20~40cm土层土壤平均pH值为4.52,pH < 4.5占53.33%;茶园红壤、紫色土、粗骨土0~20cm、20~40cm土层土壤平均pH值均低于4.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总体上茶园土壤中交换性Al3+的数量和相对比例随交换性酸总量增加而增大,交换性H+的相对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特征,交换性Al3+占交换性酸的比例为76.67%~98.40%;茶园土壤pH值与交换性酸、H+和Al3+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46和-0.59.茶园土壤酸碱缓冲性能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茶园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的正相关主要受到交换性Ca2+、Mg2+饱和度的制约.但不同土壤类型表现不一,体现了茶园土壤酸度的复杂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
周期换向电絮凝法用于处理含铬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铁作为极板,采用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周期换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8.0~9.0,电流密度为16.37A/m2,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浓度为40mg/l时,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效果理想,去除率均在99.5%以上;10~15min的换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极板钝化问题,可降低10%~20%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好,且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