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8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BiOCl/TiO2复合材料并明确了最优的掺杂比例(2%).随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材料进行表征.由于禁带宽度较大,纯BiOCl和Ti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极差,然而二者复合后,同条件下的苯降解率却大幅提升,可以达到40%以上.经证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Bi的状态发生变化,在TiO2导、价带之间插入新的能级,使其禁带宽度变窄,电子可以实现可见光跃迁.  相似文献   
5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处理2007-2012年的北京GPS数据,并通过与地下水埋深比较分析近年来的地面沉降。首先通过2007-2012年的年沉降速率,发现北京沉降中心连片,形成了中东部的沉降漏斗。DSQI累积沉降量达到510 mm,DSQI、CHAO、NLSH三站点的年沉降速率分别为85 mm/a,41.7 mm/a和20mm/a。其次采用EMD方法提取DSQI、NLSH的垂向序列的趋势项,分析其沉降趋势。最后,对地下水埋深和GPS站点沉降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地面沉降变化趋势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下水水位变化是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53.
东江流域表层土中全氟化合物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东江流域土壤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分布特征和潜在来源,2013年8月采集东江流域19份表层土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分析了16种PFCs的含量。结果表明,东江流域表层土总PFCs(∑PFCs)含量范围在2.15~5.49μg/kg dw。所采集的表层土样品中,东江东莞段土壤∑PFCs含量明显高于惠州段,全氟辛烷磺酸(0.65~1.28μg/kg dw)为最主要的污染物。与国内相关研究数据相比,东江流域土壤PFCs含量水平整体较高,这可能与流域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镀防雾剂、食品包装和全氟羧酸的生产过程、大气沉降、电化学氟化过程为东江流域土壤中PFCs的主要来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研究表明,PFCs更容易分配到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且随着PFCs分子碳链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4.
对江津区2009年-2013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津区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结合江津区农村的特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管费等是一项长期的投入,特别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保证正常运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5.
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对区划方法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等级区划不仅能为预防森林火灾提供宏观指导,并有利于防火人员的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对火灾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一个好的森林火灾的区划结果得益于适宜的区划方法,而区划方法的选择则受制于区划影响因子,因此探讨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因子对区划结果至关重要。分析了重庆市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GIS支持下,利用2000-2010年中527例历史林火记录和DEM数据,分析了局域高度和林火数量对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最终,将局域高度及林火数量构建成火灾易发程度并空间化,从林火易发程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林火易发程度可从地形和林火数量的角度反映某一地区的林火发生情况,因此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可分别作为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以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来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技术. 近年来,通过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 PMS)而产生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与基于·OH的传统高级氧化技术相比,基于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还原电位高、半衰期长、适用pH范围广和对污染物反应快速等优点. 本文从活化PMS方法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对目前活化PMS技术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和活化机理进行了论述,活化方法包括过渡金属活化(均相和非均相)、碳质材料活化、碱性活化、热活化、辐射活化、电解活化等,活化PMS的机制是通过活化方法使其分子结构中的O—O键发生断裂,从而使PMS分解形成SO4?·或其他的活性物质. 此外,分析了活化PMS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均相系统PMS活化的因素包括过渡金属剂量、pH和水中阴离子等,过量的PMS和过渡金属可能成为SO4?·的抑制剂,pH不仅对氧化剂分解产生自由基起着关键作用,还影响过渡金属种类的形成及其与氧化剂反应的有效性,而水中阴离子会与有机化合物竞争和SO4?·发生反应. 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在开发稳定高效活化PMS的金属氧化物、碳质材料,以及使用多种处理技术协同作用上,同时应加强对活化PMS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系的降解产物和毒性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External organic carbon sources are needed to provide electron donors for the denitrification of wastewater with a low COD/NO3--N(C/N) ratio, increasing the treatment cost. The economic strategy is to enhance the bioactivity and/or biodiversity of denitrifiers to efficiently utilize organic substances in wastewater. In this study, novel zero-valent iron(ZVI) composite carriers were prepared and implemented in a 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reactor to enhance the bioactivity an...  相似文献   
58.
有色金属冶炼是土壤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土壤生态及人体健康产生了潜在的不利影响。为研究我国各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2001—2021),收集国内各个地区冶炼场地的最新污染数据,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质累积指数法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对我国冶炼厂土壤重金属(Cu、Zn、Pb、Cd、Cr、Hg、As、Ni)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Cr外,冶炼厂周边土壤中其余重金属的总平均浓度均超过相应的风险筛选值,其中Cd和Pb的超标倍数为109.29、20.43,严重超标且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区。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b与As均对儿童具有较高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且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辽宁省的健康风险高于北部和西北部,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9.
首先介绍传统加速度振动试验产生过试验的主要原因;接着介绍机械阻抗特性,给出视在质量、有效质量及剩余质量的定义;然后通过对复杂二自由度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给出力限试验条件的制定方法;最后以铝板为例,建立典型力限控制试验方案,提出力限试验方法及试验步骤。从试验结果看,力限控制试验方法是缓解试件过试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以意大利的FACE(Free atmospheric CO2 enrichment)长期定位试验区和大气环境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分步酸提法将土壤有机质分离为活性库、慢库和惰性库,并培养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率,研究人工模拟大气CO2富集、施氮肥及植株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库及激发效应的影响.第一茬(POP FACE)试验产生了激发效应.但第二茬(Euro FACE)试验CO2处理区的总碳增加最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区.即激发效应终止.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效氮的矿化水平已成为有机质降解的制约因素.据此推断,试验区巾活性碳和有效氮控制的激发效应阶段转变为氮利用受限所引起的碳积累阶段.CO2富集对N矿化率、慢库和惰性库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激发效应不仅受有机碳的活性库制约,氮的矿化率也是影响其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