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应用OSPM模式进行澳门街区峡谷污染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OSPM模式计算澳门城区街区峡谷内污染物浓度,进行污染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宽比较大的街区峡谷,OSPM模式有良好的适用性;在考察的时段内,澳门街区峡谷内机动车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2.
为避免原始人工蜂群算法(原始ABC算法)搜索时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MABC算法),该方法先将原始蜜源的适应度进行排序,找出适应度最高的蜜源,再在其周围搜索更优解,并采用MABC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回归分析与预测。通过对两种算法进行函数测试,结果表明:MABC算法较原始ABC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性好。选取实例边坡数据构造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MABC-SVR方法基于建立的边坡安全系数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均方根误差为0.004 6,最大相对误差为7.62%,回归系数为0.967 2。可见,建立的边坡安全系数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表面的磷动态解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饱和吸附磷后的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为解吸对象,选择解吸液种类、解吸液浓度、流速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为适宜的解吸液;0.10mol/L NaOH的动态解吸率可达85.39%;增大流速可缩短解吸时间,但过高的流速易导致流出液体积增加而带来二次污染风险;温度对解吸过程有轻微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可知,PBGC-Fe/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在解吸过程中至关重要,解吸过程主要由静电斥力作用以及表面配位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24.
建立田间原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常规尿素及其与硫包膜和聚氨酯包膜控释尿素配施(比例分别为30%∶70%、 50%∶50%和70%∶30%)对黄河故道沙性潮土玉米生长季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常规尿素处理N_2O排放量(以N计,下同)为1.78 kg·hm~(-2),排放系数为0.38%;与之相比,配施30%、 50%和70%硫包膜尿素处理的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12%、 22.5%和11.2%,排放系数下降2.63%~26.3%.相反,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处理增加N_2O排放量0.02~0.41 kg·hm~(-2),其中70%聚氨酯包膜尿素处理增幅最大,达到23.0%.回归分析表明,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10 cm处土温、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孔隙含水量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关系.与常规尿素相比, 50%常规尿素+50%硫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玉米产量略有增加,而30%常规尿素+70%硫包膜尿素处理稍微降低了玉米产量,但不显著(P0.05).因此,控释肥减缓土壤N_2O排放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受控于包衣材料.  相似文献   
25.
随着工业废渣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大量的工业废渣被用作建筑材料。为合理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提出了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材的危害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6.
以Ti-SnO2电极作为阴阳极,利用电解池对焦化厂熄焦循环水COD进行去除。极板间距为1 cm,6个极片组成电解池,处理熄焦循环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被稀释1倍时,污染物的浓度有利于COD的去除;最佳去除条件是电解电压为11 V,p H值为6;当电解时间为0.5 h时,废水的COD由230 mg/L降低到138 mg/L,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焦化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熄焦时对COD的要求;电解时间增加到2 h,废水的COD由230 mg/L降低到66 mg/L,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27.
干燥箱内密封消解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探讨了用干燥箱代替回流装置消解COD样品,然后用光度法准确测定COD值的实验方法;COD校准曲线采用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制作。在实验确定的条件下作葡萄糖溶液的回收和实样对比试验,结果比较满意,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对1985-2010年间惠州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和人均GD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惠州三废指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规律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9.
天然橡胶改性废弃塑料制备不干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基料、掺入少量天然橡胶改性,通过对溶剂、增塑剂、乳化剂及增稠剂的筛选,研制出了一种低成本的不干胶,对该不干胶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不干胶的粘附力大,耐水性能好,能反复粘贴,能耐酸、耐碱、耐冻,同时原料易得。  相似文献   
30.
选择Mg2+为掺杂离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镁-钙羟基磷灰石吸附剂,研究其对水溶液中Pb~(2+)的去除特性和过程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以羟基磷铅矿化合物[Pb10(PO4)6(OH)2]为主,其晶体结构由短棒状转变为针状结构;在温度25℃,p H为5时,镁-钙羟基磷灰石吸附Pb~(2+)在72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为0. 6 g·L-1,最大吸附量为813. 17 mg·g-1;热力学实验结果:ΔGθ0、ΔSθ 0和ΔHθ 0,表明镁-钙羟基磷灰石吸附Pb~(2+)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熵增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材料表征与吸附实验分析表明,表面络合与溶解-沉淀是镁-钙羟基磷灰石去除Pb~(2+)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