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71.
王志颖  刘鹏  徐艳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5):1430-1440
采用水培法,研究两个油菜品种华油2790(铝敏感型)和中双7号(耐铝型),在4个铝浓度(0、50、100、200μmol· L-1)和外源抑制剂Mersal(5.μmol·L-1)复合处理下,根系分泌柠檬酸、苹果酸、总有机酸和4种根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短期、低浓度的铝胁迫使油菜根系分泌的柠檬酸、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以及代谢相关酶活性总体上有所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铝浓度的增加,均有所降低.加入Mersal后,与单铝处理相比,柠檬酸含量下降,苹果酸含量增加,柠檬酸合酶(Citrate acid,CS)、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乌头酸酶(Aconitase,ACO)活性下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ase)活性有所增加.结果证明:抑制剂Mersal加重了铝毒对油菜的伤害,破坏了油菜根系代谢中有机酸对铝毒的缓解机制,且在铝敏感品种华油2790中表现更明显,油菜主要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增加苹果酸等的分泌,调控PEPCase的活性等来应对低浓度,短时间的铝胁迫,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铝毒害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72.
VOC的回收与处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几种以VOC废气中回收溶剂的方法,其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回收有困难或不经济的含VOC废气,建议采用焚烧法或催化燃烧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3.
综述了催化裂化(FCC)再生烟气脱硝技术应用进展,围绕低NO_X烧焦技术、氧化吸收法、添加助剂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介绍了国内外FCC再生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工艺路线、技术特点及最新应用进展,分析对比了各技术优缺点,并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4.
文章给出了西宁地区2007年4月~2008年12月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分析了2008年气象因子与地面臭氧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宁地区地面臭氧浓度与云天状况、风向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等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当西宁地区出现晴天、风速较大、偏E风、气压较低、湿度小时,为出现高地面臭氧浓度的天气条件.与相距90公里处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资料相比,其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5.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176.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177.
介绍了复合型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发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污泥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方法,指出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复配调理剂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并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8.
石油烃含量是含油污泥处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控制指标。文章分析了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组成及主要污染控制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置对石油烃含量的控制现状;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原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成果,对采用石油烃指标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做了推论计算。结果认为:含油污泥等固体废物及其处理残余物的石油烃含量≤0.25%,不属于危险废物或已实现无害化处理;石油烃含量介于0.25%~1.7%时,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最终需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而确定;石油烃含量>1.7%,则属于危险废物或未实现无害化。  相似文献   
179.
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土壤、植物、炉渣等样品中Cu、Pb、Cr、Zn、Cd、Hg、As、Sb、Mn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土中Cu、Zn、As3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高出自然土壤背景值86%、250%,30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的污染状况为:Cd、As〉Hg〉Cu〉Pb〉Cr、Zn;Cd和As的毒性贡献较大,存在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0.
研究了单质硫颗粒自养反硝化柱中表面和间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等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硫颗粒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低于间隙生物膜.氮代谢功能基因丰度差异较为显著,间隙生物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胞外转运蛋白基因丰度远高于表面生物膜,分别为0.0792%、0.109%与0.0157%、0.0314%.对于还原性反硝化代谢,表面生物膜的总基因丰度却明显低于间隙生物膜,分别为0.367%、0.406%.此外,参与反硝化过程的基因丰度明显不同,特别是将NO3-还原成NO2-以及将N2O还原成N2过程中的基因.对于硫代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APS (硫酸腺苷)氧化是将SO32-氧化为SO42-的主要途径,其基因丰度远远高于直接氧化途径,分别为0.137%与0.0005%(表面)、0.138%与0.0007%(间隙).结果表明,在单质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间隙生物膜与表面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存在合作关系,协同促进硫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