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声光催化是水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新技术。在分析中 ,探讨了该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包括降解效果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某市城区废电池污染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广东省某市城区为例,对其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处置各环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较为精确的预测了废电池产生数量与人口数量及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关系,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政府、民间组织和生产商三方合作的废电池回收模式,并针对生产、处置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纯水条件下的模拟研究,考察NH4+和H2O2在单独和联用时对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形成的抑制效能。结果表明,单独投加NH4+能显著降低溴酸盐的生成量,并对水中臭氧浓度衰减无明显影响;投加H2O2大于0.20 mmol/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溴酸盐的形成,但加快了水中臭氧浓度的衰减;同时投加过量H2O2和NH4+时,相对单独投加过量H2O2条件进一步抑制了溴酸盐的形成,但相对单独投加NH4+条件却促进了溴酸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吴悦  吴纯德  刘吕刚  袁博杰 《环境科学》2015,36(9):3292-3297
为研究常见无机阴离子对含溴水臭氧化过程溴酸盐(Br O-3)生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小试分别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氯离子(Cl-)、碳酸氢根离子(HCO-3)和硫酸根离子(SO2-4)对Br O-3生成的影响,并结合反应过程臭氧衰减、中间产物次溴酸/次溴酸根离子(HOBr/OBr-)生成及总溴浓度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这3种无机阴离子对Br O-3生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以60 min为例,Cl-质量浓度为3~150 mg·L-1的水样Br O-3生成量相对于未投加Cl-条件降低了8.8%~25.7%;反应20min时,SO2-4质量浓度从0 mg·L-1增至30 mg·L-1时,Br O-3生成量减少了63.9%;而当HCO-3质量浓度由0 mg·L-1上升至30 mg·L-1时,Br O-3生成量增加了6.4倍,其质量浓度超过30 mg·L-1,继续投加HCO-3对Br O-3生成量的促进作用提高不大.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臭氧投加量和相同的反应时间下,投加Cl-和SO2-4均能抑制臭氧化过程Br O-3的生成,而投加HCO-3能极大地促进Br O-3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基于Zeta电位的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藻土与传统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过程中絮体Zeta电位的变化,以及浊度和COD的去除情况,研究絮体Zeta电位与强化混凝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絮体的Zeta电位与复配剂的强化混凝效果密切相关,可用于反映硅藻土复配剂的混凝处理效果。研究发现,氯化铝复配剂强化混凝时絮体Zeta电位在加药后迅速上升,25min后趋于稳定;絮体Zeta电位在pH值等于7时接近等电点,此时浊度与COD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05%和45.77%;用硅藻土复配剂强化混凝时Zeta电位的控制值为-9.0~0mV之间,不同无机絮凝剂与硅藻土复配混凝时获得较好混凝效果的Zeta电位控制值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发展规划中,生态社区的概念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并逐步被应用于实践,建立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城市生态社区的基本内涵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给出了具体指标的参考标准值,对各项指标及其权重进行量化,运用加乘混合的方法建立指标综合模型,最后得到对生态社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生态示范社区的内涵与意义。从广东省某市A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分析了现状社区与生态示范社区之间的差距,分析结果显示A社区的创建基础良好,大部分指标均已达到生态示范社区的考核要求。随后针对现状社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该社区创建生态示范社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磷灰石-零价铁作为添加物,强化混凝应急处置Cu、Pb污染河道水体,并模拟构建产生沉积物,通过静态释放实验方式,研究了其对沉积物中Cu、Pb释放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磷灰石复合零价铁介入应急混凝处置显著减少了沉积物中Cu、Pb的释放;45 d释放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磷灰石复合零价铁的沉积物中,Cu和Pb从生物有效性高的酸可提取态向生物有效性相对较低的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转化.投加磷灰石复合零价铁有利于应急混凝处置重金属产生沉积物的稳定,且零价铁掺杂比例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超声破解促进污泥两相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超声破解。试验结果表明,超声破解能提高污泥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总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生物产气量、产气率和甲烷含量,促进两相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声能密度和破解时间是影响污泥破解效应的主要因素,超声频率是影响污泥破解效应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水力空化强化H2O2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水力空化强化H2O2降解水中苯酚,考察入口压力,ρ(H2O2)和溶解气体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的影响;比较了水力空化方法和超声空化方法降解水中苯酚的能耗效率.研究表明:苯酚降解率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入口压力从1.0×105 Pa增大到3.5×105 Pa时,相应地苯酚降解率从17.6%增加到47.6%;在一定条件下,ρ(H2O2)有一个最佳值;不同的溶解气体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不同,O2的效果比N2好.分析ρ(H2O2)和溶解气体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及苯酚降解中间产物的分布表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苯酚降解的主要原因,水力空化的能量利用率是超声空化的5.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