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对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二龙山水库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水库的总体水质,鉴定和检测了水库的藻类和藻毒素,探讨了水库水体变色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二龙山水库总体水质为V类和劣V类,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可能诱发水库水华的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铜绿微囊藻等藻类的大量繁殖是水库水体变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迅速而广泛地氧化多种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目前,臭氧作为强氧剂不仅用来处理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且在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臭氧与活性炭吸附相结合的技术,已成为一种处理严重污染水源的十分有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骤增,而其处理必将产生污泥.因此,必将导致产生的污泥量也骤增.污泥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和病菌,极不稳定,易于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污泥处理对保护环境,保证人们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污泥的含水率很高,通常在95—99.9%,即使经浓缩处理,其含水率也降低很小.因此,污泥体积较为庞大,致使其处理构筑物与费用较大.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浓缩后污  相似文献   
15.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食物资源、药用价值、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近年来受到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了大规模的退化,因此,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NKI、德温特数据库等获得相关文献,对全球及国内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热点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6.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是将易损失的NO3--N转化为NH4+-N,而被植物或微生物重新吸收利用,从而有助于湿地沉积物的氮保留.本研究选取石臼漾人工湿地冬、夏两季沟壕中心、边缘表层沉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等分析方法,研究了DNRA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沟壕中心DNRA细菌丰度高于沟壕边缘,分别为(2.26±1.19)×109和(1.22±1.46)×109 copies·g-1.在时间尺度上,冬夏两季样品中DNRA细菌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样性分析表明,沟壕中心沉积物的DNRA群落丰富度高于沟壕边缘.所有样品中占比最高的DNRA属为Caldilinea(69.75%±3.64%)、Anaeromyxobacter(66.41%±1.19%).Caldilinea属在夏季样品的占比(39.78%±5.15%)高于冬季样品(29.98%±0.57%),而Anaeromyxobacter属在沟壕中心的占比(35.14%±0.83%)高于沟壕边缘(31.28%±0.76%),且小沟(34.33%±1.40%)高于大沟(32.08%±1.33%).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DNRA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DNRA细菌丰度与有机质(TOM)、碳氮比(C/N)和含水率(MC)显著相关.本研究揭示了人工湿地沉积物中DNRA细菌的丰度、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统计了武汉市臭氧污染超标日和清除日的环流类型,并对超标日环流型对应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环流型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按照高空环流分类,武汉市臭氧超标环流型主要有:槽后西北气流型(占比最高,29%)、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脊型、平直西风气流型、大陆高压型;臭氧清除环流型主要有:槽前西南气流型(占比最高,44%)、平直西风气流型、登陆台风型.②超标环流型的相同天气特征为:基本无降水发生,白天晴到多云,地面风速小,日最高气温≥27 ℃,日最低湿度≤65%;清除环流型的天气特征为:云量多,有降水,地面平均风速2.0~3.5 m·s-1.③对5种超标环流型进行对比发现:大陆高压型高温(34 ℃)、低湿、少云,最有利于光化学反应,臭氧浓度最高;平直西风气流型低温、多云,地面西北风为主,最有利于污染输入,臭氧浓度次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气温最高(35 ℃),但湿度最大、云量最多,槽后型和脊型低温、低湿、少云,这3种环流型臭氧浓度一般.  相似文献   
18.
在分别对部分污水回用系统和全部污水回用系统进行稳定状态条件下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水质数学模型,据此推论出当污水处理设施去除率E一定时处理水质与循环次数的数学关系,证明了在回用状态下E与其他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得了无限循环处理时的处理水质表达式,并对水质模型各相关参数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东北部冬季污水处理效果较差,污泥效能不佳,该文以长春市5座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组成,最后通过5座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共有OTUs及优势菌属功能特性初步鉴定出核心功能微生物。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初步确定了2个阶元系统的优势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 Verrucomicrobia,且均与生物降解相关。属水平上为Dechloromonas、Zoogloea、Arcobacter、Ferribacterium、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Sulfuritalea,其中与生物降解污染物相关的有Dechloromonas、Arcobacter、Ferribacterium、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Sulfuritalea;与促进活性污泥菌胶团生长相关的菌属有Zoogloea。以上微生物有较...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氧化亚氮(N2O)的释放量占全球N2O释放总量的60%.其中,稻田土壤是N2O最主要的释放源.反硝化过程是稻田土壤N2O生成的主要微生物过程之一.本研究选取广东韶关稻田垂向土壤(0~10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乙炔抑制剂法测定了N2O产生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并利用针对特异性功能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分析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0~1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N2O产生潜势最高,可达(0.020±0.0035)μg·g-1·h-1.反硝化功能基因中,nirK基因的丰度峰值((1.51±0.0015)×108 copies·g-1)出现在0~10 cm深度,而nosZ和nirS基因的丰度峰值((4.29±0.0015)×107 copies·g-1和(8.86±0.0010)×107 copies·g-1)均出现在10~20 cm深度.稻田垂向土壤中N2O产生潜势和相关的反硝化功能基因(nosZ、nirK和nirS)丰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在所有深度的土壤样品中nirK基因的丰度均高于nirS.基于nirK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最高(44.06%±6.14%,n=6).相关性分析表明,稻田土壤中N2O产生潜势与环境因子(TN、TC和含水率)、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以及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环境因子和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影响了N2O产生潜势的垂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