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本文结合现阶段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的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实施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制度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为能更有效地开展消防产品监督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2.
持续性降水气象条件下土壤/大气间汞通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自然条件下地表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2年4月22~25日在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夹皮沟金矿,使用动态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 DFC)与汞分析仪(LUMEX Zeeman RA915+)联用技术测定了在持续性降雨气象条件控制下矿区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同步测定了近地面垂向0~150cm范围内大气汞浓度以及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温湿度,并分析了汞交换通量与降水条件下气象因子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持续性降雨条件控制下,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表现为沉降与释放过程连续交替出现特征,这与晴朗天气条件下日型汞通量单峰结构明显不同.降水间歇期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在坡耕农田采样点依次为(-2.08±6.11)、(-6.16±33.57)、(-3.20±8.64)和(5.06±18.80)ng/(m2·h);在谷底漫滩采样点依次为(-5.21±6.42)、(3.87±28.12)、(-11.87±14.10)和(-9.44±12.23)ng/(m2·h).在局地范围内,地形条件差异影响不同地表和近地面大气系统能量收支,并使近地面大气汞浓度和气象因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表大气间汞交换通量过程和水平.持续性降水条件下,地表和大气间汞交换通量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湿度间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大气汞浓度和大气温度间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对稻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军  王德建  张刚  王灿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2):1650-165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稻田田面水、渗漏水中氮素动态变化和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秸秆还田量为6t/hm2,氮肥用量分别为0,120,180,240,300kg/hm2时,稻季田面水、渗漏水中无机氮(NH4+-N与NO3--N)浓度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显著降低田面水和渗漏水中NH4+-N和NO3--N浓度;田面水中NH4+-N浓度在每次施肥后的第2d、NO3--N在第2~4d达到峰值,渗漏水中NH4+-N在每次施肥后的第2~4d, NO3--N在施基肥后的第20d左右达到峰值;不同处理田面水中NH4+-N、NO3--N的平均浓度及变幅分别为1.23±0.88(0.01~9.89)、1.14±0.18(0.14~2.86)mg/L,渗漏水中分别为1.78±1.60(0.03~22.66)、1.42±0.24(0.22~2.66)mg/L.稻田渗漏量与水稻移栽后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的总渗漏量为298mm.不同施氮处理稻季NH4+-N、NO3--N的平均净淋失量分别为4.77±4.37 (0.45~12.33)、1.76±1.08(0.49~3.31)kg/hm2,占施氮量的2.57%~4.11%、0.41%~0.56%,氮素损失以NH4+-N为主.  相似文献   
34.
森林资源价值及人力成本对森林火灾扑救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林其钊 《火灾科学》1999,8(3):14-20
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一些林火扑救的基本方式,应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根据我国未来经济政治变化趋势,分析森林资源价值及人力成本变化对我国林火扑救方式的影响,并对我国未来的森林火灾扑救方式选择进行定性的讨论和预测。  相似文献   
35.
分析、评价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水平是政府和高耗能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提出将物元综合评价法应用与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并构建了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的物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体系的复杂性和各指标之间等级划分不相容性的特点,应用物元可拓集理论构造物元模型,通过权重与关联度计算对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等级进行识别。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物元评价法的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精细、合理。  相似文献   
36.
37.
以研究性实验案例“公众参与调查”教学设计为例,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探索了将理论方法转化为具体实验教学方法的途径,介绍了将该实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阐释了实验教学各环节和具体过程,尤其是将问卷调查法融入具体教学,列举了部分实验结果,总结了教学过程反馈的若干问题.希望本文在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索,为深化中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8.
长期施磷的产量效应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颜晓  王德建  张刚  冉景  郑继成 《环境科学》2013,34(8):3205-3210
基于太湖地区8 a的长期试验,应用常规化学分析法和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即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稻麦全量秸秆还田(NPK+S)、无机肥配施鲜猪粪7.5 t.(hm2.a)-1(NPK+M7.5)及无机肥配施鲜猪粪15.0 t.(hm2.a)-1(NPK+M15)对稻麦轮作农田的作物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的累积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施无机磷肥基础上,无论是秸秆全量还田还是配施不同量的猪粪,稻麦均没有显著增产;长期以常规无机磷肥用量配施猪粪,其土壤Olsen-P、Mehlich3-P、草酸盐磷(Pox)、CaCl2-P、水浸提磷(WEP)、总磷(TP)及土壤磷饱和度(degree of P saturation,DPS)等均显著增加,且配施猪粪量越大,各形态磷的累积量越大,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越高;长期在常规无机磷肥用量基础上进行全量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土壤各形态磷并无显著累积.综合考虑稻麦的产量效应、土壤磷库表观收支平衡、磷素长期累积的环境风险及经济效益等,在本研究区域目前的土壤环境条件下,常规磷肥施用量(45 kg·hm-2)基础上进行全量秸秆还田这一施肥方式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39.
介绍结合新疆的特殊干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各种污染物因素,试行制定出了本地区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40.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