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草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北方众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北疆一座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但这一“绿色生态屏障”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面积,程度和速度都在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植被的人为干扰和破坏是草地退化的根本因素,本文基于此对恢复退化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进行初步的讨论,进而提出:草 草≠草原。  相似文献   
52.
张保华  曹俊程  张君 《环境科技》2007,20(Z2):80-82
随着环保工作的加强,环境监测的数据也日益剧增.早期的数据存储、筛选、排序和统计等方法已无法满足现时代的需求.在此用Access数据库管理采集样品,可满足快速登记、自动编号、快速查找、自动统计等要求.  相似文献   
53.
通过规模为200L·h-1的连续动态实验,研究了臭氧预处理对砂滤出水浊度、颗粒数以及运行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低剂量0.12mg·L-1的臭氧,就可以显著改善砂滤的运行性能.臭氧预处理可以使砂滤出水浊度和粒径范围为3~7μm的颗粒物(与隐孢子虫大小相当)含量分别从平均0.25NTU和584个mL-1下降到0.05NTU和72个mL-1,其它粒径范围的颗粒数也显著下降,砂滤周期延长了1倍.  相似文献   
54.
预臭氧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批量和动态连续试验初步研究了预臭氧及预臭氧与后臭氧-BAC组合工艺对南方某含溴离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和相应的处理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反应量在0.5~1.0mg/L范围内,在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DBPFP,主要包括THMFP和HAAFP)的同时,臭氧副产物溴酸可以控制在10μg/L以下,而继续增加臭氧反应量则会导致DBPFP的增加.当水中溴离子浓度达到96μg/L时,使用臭氧必须采取溴酸控制措施.连续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与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于2μm以上颗粒物、CODMn、TOC等的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DBP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洗选厂,坚持把生产与环保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仅去年以来,他们就在环保设施建设中投资650多万元,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产。 该矿洗选厂是一个年入洗能力为1.2Mt的大型洗选厂。该厂自建设以来,坚持把环保工作列为厂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工作。洗选厂先后对污水和噪声污染进行了重点治  相似文献   
56.
建立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ICP-MS/MS) 直接测定海水中12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及配置超高基体进样系统实现基体匹配,应用ICP-MS/MS的多种分析模式测定海水中钒(V)、铬(Cr)、锰(Mn)、钴(Co)、镍(Ni)、铜(Cu)、锌(Zn)、砷(As)、钼(Mo)、镉(Cd)、铊(Tl)、铅(Pb)12种痕量元素。用该方法测定海水标准参考物质,结果准确。测定实际海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5%~5.4%。12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3~0.085 μg/L,定量下限为0.012~0.340 μg/L。该方法运行成本低,操作便捷,可作为实验室海水元素分析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