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正>安全是保障电动汽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电动汽车锂电池火灾的特点和类型,阐明了锂电池火灾的处置原则、灭火策略。电动汽车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火灾事故,如"4·26"深圳五洲龙A10  相似文献   
312.
卢政强  王耀军  张磊 《安全》2015,(7):58-61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笔者梳理了当前县域及乡镇消防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力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13.
运用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天津市2001-2008近8年间居民家庭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8年间,天津市居民家庭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0.309 hm2/人增长到2008年的0.436 hm2/人,增长了40%.从能值生态足迹构成的土地类型看,居民家庭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中,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的比例较高,增长较快,到2008年时建设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比例已达到78%.这表明天津市居民家庭消费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给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从能值生态足迹构成的账户类别看,居民家庭住宅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最高,占总能值生态足迹的60%以上,其次是生物资源消费,占总能值生态足迹的20%左右.针对天津市居民家庭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分析结果,提出了天津市促进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模式形成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可更新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倡导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3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节能降碳工作迫在眉睫.为缓解城市能源危机,对城市的能源消费和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运用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年间,天津市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承载力缓慢增长,从2000年的0.109 hun2/人增加到2008年的0.234hm2/人,而能值生态足迹增长迅速,从0.357 hm2/人增加到0.491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从0.248 hm2/人扩大到0.257 hm2/人,万元GDP生态足迹从0.210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随着天津市能源消费的增加,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2.828t/人增加到2008年的3.971 t/人,碳排放强度从1.664 t/万元降低到0.735t/万元.表明天津市在近9年的发展中,能源消费已经远超过承载力水平,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威胁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和碳排放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能源可持续消费模式形成的对策措施,包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强度、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相似文献   
315.
基于比赛结果与预期差异较大的假设,对足球比赛现场观众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观众对比赛结果很满意和很失望两种情形下,观众的情绪、应对疏散指挥的态度、赛后现场滞留的倾向、与他人发生冲突和破坏现场公共物品等与疏散相关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上述心理和行为与观众性别和年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足球比赛结果会影响观众疏散心理和行为,且这种影响还会因性别和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调查初步分析了我国足球比赛观众疏散心理和行为特点,可以为比赛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疏散仿真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16.
结合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处理厂的建设特点,通过定压放空、选用进口大口径球阀、设置合理的安全阀定压以及将闪蒸气引入燃料气系统等措施减小天然气的泄放量;利用厂址所在地日照量大的特点,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减少电能消耗;通过采用"压力斜管除油-粗滤-精滤"的不含醇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储罐排泥及浓缩脱水"含甲醇污水预处理工艺,处理合格后的污水回注至同层储气层,污泥经焚烧炉焚烧后用于垫路或固化处理,实现了"三废"的零排放;利用微正压氮封技术对凝析油储罐进行保护,减少储存过程中闪蒸气排放。  相似文献   
317.
在分析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涵义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特点,给出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要点。介绍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平台、数字预案技术、应急通信、虚拟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各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发展情况,为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与进一步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18.
采用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高效载体生物床工艺对温州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项工艺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氰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试验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在进水COD及重金属浓度均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COD平均去除率为62.3%,出水COD浓度降至60.0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氰浓度分别降至1.0mg/L、0.2mg/L及0.3mg/L以下;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33 mg/L与0.27mg/L,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保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19.
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是微气泡曝气技术与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新型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在低气水比下处理低C/N比废水,考察了生物脱氮过程和性能,并分析了脱氮功能菌群变化.结果表明,通过低气水比(小于1∶2)控制DO浓度并降低进水C/N比,可以实现生物脱氮过程从同步硝化-反硝化向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过程转变,并可获得较高的低C/N比废水生物脱氮性能. DO浓度低于1. 0 mg·L-1、进水C/N比为1∶2. 8时,SNAD过程成为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TN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6. 3%,TN平均去除负荷为1. 42 kg·(m3·d)-1,厌氧氨氧化过程对TN去除的贡献率为86. 0%.随着进水C/N比降低,生物膜中亚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群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而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生物脱氮功能菌群变化与脱氮过程转变为SNAD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320.
目前国内外仅对家具生产中涂装环节VOCs的来源进行分析,且主要关注的是家具制造完成之后释放的VOCs及其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完整家具制造过程中VOCs的来源进行探究,并引入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运用改进的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对家具制造过程中贴皮、喷底漆、喷面漆、清洗、喷胶、粘棉、巡检等工序9个工位的工人进行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并筛选出对健康风险影响较大的暴露参数.结果表明,喷底漆、喷面漆工序使用的各类油漆、稀释剂和固化剂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丁酮、环己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等VOCs,贴皮工序、喷胶工序、粘棉工序使用的胶水类化学原料会产生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清洗工序用到的脱漆剂会产生二氯甲烷;暴露于苯和二氯甲烷的各工位致癌风险值均超过10~(-6),除暴露于苯的擦色、喷底漆和巡检工位外,其它各工位超过10~(-6)的概率皆大于95%,喷面漆工人的苯致癌风险最大,为3.07×10~(-6)±1.73×10~(-6),贴皮工人的二氯甲烷致癌风险最大,为5.14×10~(-6)±2.70×10~(-6),另外,各工位中只有喷面漆工人的非致癌风险大于1;暴露持续时间(ED)、致癌物的浓度(C)、呼吸速率(InhR)、暴露时间(ET)、暴露频率(EF)是对致癌风险影响较大的参数,体重(BW)对致癌风险具有负敏感度.除浓度外,对非致癌风险结果影响较大的暴露参数依次为:暴露持续时间(ED)、暴露时间(ET)、暴露频率(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