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多模式(NAQPMS、CMAQ、CAMx、WRF-Chem)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滚动预报结果,结合站点观测资料,评估了最优化集成方法在城市臭氧数值预报中的可行性和预报效果。一年的评估结果表明:当训练期为15 d时,最优化集成方法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结果。总体而言,最优化集成方法对城市臭氧浓度变化趋势和浓度水平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模式,且在大部分城市优于多模式的最优预报,其预报值和观测的相关系数提高0.11以上,均方根误差降低约10μg/m~3;该方法对城市臭氧污染等级的预报能力也明显优于单个模式,特别是轻、中度污染。此外,在模拟偏差较大的城市,最优化集成方法对预报效果的改进更为显著;在模拟偏差较小的城市,该方法仍可进一步提升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52.
江苏省级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效果评估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搭建江苏省级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测试了该系统对2013年夏季江苏省PM2.5质量浓度未来24 h预报以及7 d潜势预测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江苏省的空气质量预报;所有地市的24 h预报效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平均分数偏差小于±60%且平均分数误差小于75%);7 d潜势预测效果比24 h预报效果略差,整体能准确把握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3.
因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综合评价滑坡治理工程中所选抗滑桩桩位时,既要保证安全稳定,又要经济合理。以巴东雷家坪35kV变电站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滑坡前缘和中部设置抗滑桩时滑体内部和变电站场地受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时,滑体后部推力并未有效减小,但能够有效地控制滑体前缘尤其是变电站场地的水平位移,而滑体后部的水平位移削减量不大;抗滑桩设置在滑坡中部时,能够有效地抵挡滑体后部所产生的推力,并使得滑体中后部水平位移和应力应变得到有效控制,但不能有效地控制滑体前缘的水平位移;滑坡前缘相对中部设置抗滑桩能更好地控制滑体的垂直位移。由此得出:抗滑桩设置在滑坡中部能够有效地抵抗滑体后部所产生的推力,抗滑桩设置在滑坡前缘能够防止滑体前缘变电站场地发生过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54.
文章对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式,并分析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和改进办法,且对该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5.
针对油库基础建于红石包滑坡体上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对滑带土强度参数进行估算 ,采用剩余推力法对油库基础进行安全评价。研究表明 ,在 175m库水位 ,饱和地下水、暴雨入渗、地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油库基础可能会产生变形 ,甚至失稳。因此 ,在工程治理设计中 ,采用悬臂桩、预应力锚拉桩进行支挡 ,有效地控制油库基础变形  相似文献   
56.
农村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容量估算的双向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把经济、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整体,深入探讨了农村移民安置环境承载容量的估算方法,采取线性加权构造评价函数的方法,并选用人均口粮,农业产值,水土保持状况以及森林面积,以便建立分别代表三个效益的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规划,然后,根据双向探索的思路,在可行解中择优,进而在顺向和逆向寻优中不同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发展出协调优化、综合决策的安置容量估算方法,双向寻优的结果可互相验证,互相补充,弥补了单一  相似文献   
57.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其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主,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评价原则,同时制订了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并以深汕高速公路东段作为实例进行了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58.
BOTDR技术在三峡库区崩滑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BOTDR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当前的进展趋势。由于滑坡体多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物质组成多样、变形部位不规则、环境因素较多等特点,本文以滑坡变形监测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将BORDR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9.
声波波速测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检测方法,在岩土、地质工程中已被广泛运用。采用WSD-2数字声波仪对贵阳市金阳区某建筑楼盘的红黏土土样在不同的含水率、孔隙比、砂土配合比击实条件下的声波波速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物理力学状态下的红黏土声波波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黏土原状土样的声波波速与其含水率呈"U"型关系,而随其孔隙比的增大而减小;击实红黏土重塑土样的声波波速随其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二次函数关系,而与其干密度大致呈正相关的关系。该研究结果验证了通过红黏土的声波波速来反算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
区域工业经济结构与环境质量的双向耦合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系统“顺”、“逆”向优化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两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多目标规划和系统分解协调优化为主体的系统双向耦合优化方法来确定区域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利用所提出的耦合公式寻求具有系统顺、逆向双重优化意义的工业产值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区间值,并对广东省淡澳地区进行了实例研究,为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