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5 毫秒
41.
为初步探讨电子废物拆解导致的多溴二苯醚(PBDEs)及其类似物构成的复合污染的潜在生态/健康风险,从电子废物拆解区的三黄鸡血液和肝脏样品中提取了包含PBDEs在内的复合污染组分,分别体外暴露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6d,检测细胞增殖和雌激素靶基因pS2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包含多种PBDEs在内的复合污染组分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前提下,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雌激素靶基因pS2的mRNA表达,表现出抗雌激素活性.此结果提示由电子废物拆解造成的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和人体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2.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欧名豪  赵庚星 《生态环境》2010,19(2):398-403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的实施必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综观当前的研究现状,对于这些影响尚缺乏定量化的评价标准、指标及方法。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需要,该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建立起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侵蚀指数、土地适宜性指数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详细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和法构建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的EI进行比较分析,为定量化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依据。该文结合山东宁阳县的土地整理实践进行了评价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研究为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
磷酸盐钝化铅是铅污染土壤的重要修复技术之一.但磷酸盐修复土壤铅污染后,土壤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向铅污染土壤添加五种不同的含磷化合物(KH_2PO_4、NH_4H_2PO_4、CaHPO_4,植酸和卵磷脂),分析了其对铅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运用in vitro和SHIME模型评估修复后土壤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添加含磷化合物30 d后,五种处理均有效降低了铅的DTPA和CaCl_2可提取态,分别降低了62.5%—66.5%和27.8%—49.5%,其中植酸和CaHPO_4处理效果较好,卵磷脂处理效果较差.5种处理中,铅的生物可给性在胃、小肠和结肠阶段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67%—9.31%、0.88%—1.55%、2.06%—2.76%,由于受pH的影响,铅在胃阶段生物可给性最高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小肠阶段KH_2PO_4处理土壤铅的生物可给性最低,卵磷脂处理铅的生物可给性最高,结肠阶段NH_4H_2PO_4处理土壤铅的生物可给性最低,卵磷脂处理铅的生物可给性最高.结肠阶段铅的生物可给性均高于小肠阶段的,可见肠道微生物促进了土壤中Pb的溶出,提高了铅的生物可给性,增加了人体的健康风险.在添加同等含量的含磷化合物修复铅污染土壤后,KH_2PO_4处理对人体健康风险最小,卵磷脂最大.  相似文献   
44.
铁路油罐车充装过程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油罐车在成品油充装过程中,由于油品本身的易燃易爆特性以及静电等危险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通过对静电等危险因素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充装工艺过程中,防止静电等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在铁路油罐车成品油充装过程中,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技术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5.
1新时期安全形势严峻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企业相继转换机制,作为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相辅相成的安全工作未能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吻合,出现了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46.
47.
介绍了在 Foxbase 下开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8.
正镶白旗火山杂岩为一不规则的穹丘状地质体,它是由渐变过渡的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碎斑熔岩和次火山岩构成的一个整体.可初步划分出三个近似同心环带.中环的流纹质碎斑熔岩是火山杂岩的主体,它的众多特征反映出初始岩浆含有较多的挥发分.岩浆在地下经过了较好的结晶分异,在地下——地上某个范围内存在隐爆——侵出区.火山作用是以小规模隐爆伴随缓慢的向上侵出为主.作用时间长,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火山岩.正镶白旗火山杂岩属太平洋岩系钙碱质系列,原始岩浆由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熔体的混熔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49.
作者在起重机的实际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有很多生产企业的电动单梁起重机上仍在使用没有紧急断电开关的操纵盒,而且大多数存在问题的企业,对由此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本文专门对电动单梁起重机.紧急断电开关的型式和检验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以海南岛的琼北地区地热水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地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运用piper图、δ2H和δ18O图、钠碱指数等方法探究琼北地区高氟地热水的富集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热水氟浓度均超标,平均值高达14.25 mg·L-1;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氟含量未超标,变化范围为0.02—0.44 mg·L-1.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地热水氟含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内陆地区平均含量高达21.69 mg·L-1.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温度、pH和地层中的含氟矿物类型对地热水氟的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现代大气降水,并且存在轻微的“氧漂移”现象,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浓缩的影响.随着文石、方解石的沉淀反应、络合反应形成的络合物以及Na+、K+置换出Ca2+、Mg2+的离子交换反应,地热水中氟浓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