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李建华 《火灾科学》1999,8(2):14-20
对四种同脂发热自燃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环境温度与油脂发热诱导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即lgT/a/t+b,提出油脂自燃性能可用a和b两参数描述。研究表明,碘值与油脂自燃性能常数a和b存在密切关系,可分别用对数和直线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02.
<正>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多个领域的重要工具,从航拍摄影到农业监测,再到紧急救援,无人机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需要有效应对不遵守相关规定的“黑飞”现象[1]。这种滥用无人机的现象涉及到隐私侵犯、安全威胁、空中交通干扰等多个领域,威胁到了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03.
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单枚导弹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单枚导弹的贮存寿命评估问题。方法对导弹状态数据中的定期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测试数据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移动标准差概念的引入,探讨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应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对测试数据中表征导弹关键部件的特征参数的移动标准差进行预测。建立了单枚导弹的贮存寿命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得出了导弹的贮存稳定性水平。结论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烃类热裂解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线、阀门的泄漏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存在着管式裂解炉易产生结焦,高压操作具有爆炸危险,深冷分离易发生冻堵,高温裂解气、加氢反应火险性较大,工艺中存在引火源等特点。因此,防火防爆措施应从合理布置工艺装置,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压力、物料流量、流速及液位,避免裂解炉结焦,防止冻堵,设置安全装置,加强防火管理,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配置灭火设施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6.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特点,梳理了城市排水管网中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关键环节和敏感位置。针对各关键环节的安全防控需求,指出了重点控内容,在装置优化、污水气溶胶防控、消毒、卫生安全防护、日常运维强化、临时应急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下水道系统是化工企业防火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对象之一,具有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混触反应生成危险物质,易引起火灾的蔓延扩大,引火源出现几率大的特点。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新疆地氟病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病改水工作中,笔者有幸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介水传染病及水致地方病地区分布图”的编制工作,首次较系统详细地描述了区内地氟病的发病程度,分布特征,流行机制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极快。在十九世纪初,地球上城市人口只占2%,全世界达10万人口的城市还不到50座。到本世纪初,世界上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有10座。到五十年代,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就有  相似文献   
110.
东苕溪蓝藻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东苕溪(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秋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监测了东苕溪1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细胞密度及种类组成等指标,分析了影响蓝藻时空分布差异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观察到浮游植物8门60属132种,其中,蓝藻门9属14种,蓝藻细胞密度占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平均比例为60.3%,蓝藻细胞密度自东苕溪下游至上游呈减小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东苕溪下游距南太湖湖口3km以内.在秋季,东苕溪下游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春季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丝状蓝藻(小席藻)是上游的优势代表种.东苕溪下游蓝藻的绝对优势与特殊的水动力条件、高浓度的营养盐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藻细胞密度与水深(p<0.01)、总氮(p<0.01)和溶解性总碳(p<0.05)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