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292.
在廉洁政府建设中,安监部门必须“牢记宗旨、执法为民”,做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做廉洁自律,严于律己,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相似文献   
293.
根据2010年5~8月对滇池海埂和太湖竺山湖监测点的逐月监测结果,对同时期不同地域湖泊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评估了表层水体水质与水华蓝藻生化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太湖高,从取样月份之间差异来看,滇池表层水体水质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以6月份为最高,而太湖则呈逐月升高趋势。滇池蓝藻生物质中凯式氮、全磷和总养分(N+P2O5+K2O)含量均与太湖相当,但是滇池蓝藻C/N较太湖高,且除As、Cd元素超标外,各样品中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有机肥料行业标准(NY525 2011)。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滇池还是太湖水域,其水华蓝藻中的Pb和Cr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源性;此外,表层水体NH+4 N水平可以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快速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294.
曝气对两种不同类型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湖及长江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研究了曝气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并对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氧化及重金属的释放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AVS被氧化,沉积物pH值降低,与之相结合的重金属被释放出来.在两种沉积物中发生的AVS氧化反应属于同一类型反应;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与AVS氧化密切相关,而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则还与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95.
一、引言 核设施在正常运行和发生事故时释放的气态放射性物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因悬浮于空气造成空气污染;因干、湿沉积造成对地表、土壤和农作物污染。这些污染使人体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为:沉浸于β、γ放射云受到的外照射;地面沉积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外照射;吸入污染空气和食入污染食物造成的内照射。本文根据某核设施(包括反应堆和后处理厂两  相似文献   
296.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稳定塘系统出水中微藻的自动絮凝作用规律.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微藻生物量呈增减替换趋势;在遮光条件下即出现所谓“暗沉降”现象;揭示了由于优势种的不同所显现的沉降速率的差异.研究还肯定了水生动物( 如蚌和鱼) 对微藻的滤食作用及絮凝剂( P F S 和 P A C) 在适当p H 值下对微藻的快速絮凝沉降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廉价且便于操作的除藻技术,如采用间歇排水方式除藻或采用遮光措施,或用 P F S 絮凝剂除藻等  相似文献   
29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人工光源辐照下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pH值降低有利于NIS的光降解,而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NIS光降解效率仍较好;投加H2O2可提高NIS的光降解速率,最适投加量为4.4×10-4mol/L.对于实际印染废水,NIS的光降解去除率比生化法高且处理时间短得多,同时对COD、MBAS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是一项很有前途的NIS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98.
为研究厌氧释磷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连续流A 2N双污泥中试污泥为样品,考察了碳源种类、碳源浓度、pH值以及温度对反硝化除磷污泥厌氧释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碳源时释磷效果最佳,其次是葡萄糖,甲醇为碳源时释磷效果较差。MLSS为1 200 mg/L左右时,投加200 mg/L的COD即可保证充分释磷。pH值为6.3~8.8,对厌氧释磷效果影响不大,适当提高pH值有利于提高释磷速率。温度为20~30℃,释磷效果较好。另外,实验同时研究了反硝化除磷污泥分别利用不同电子受体(硝氮、氧气)的吸磷特性。以硝氮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吸磷过程中,前15min的反硝化吸磷脱氮速率最高,吸磷速率与反硝化速率分别为11.5、10.4 mgN/gVSS·h;以氧气为电子受体的好氧吸磷过程中,前15 min的好氧吸磷速率最高,达到20.4 mgP/gVSS·h,大约为反硝化吸磷的2倍。  相似文献   
299.
水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代建筑工程材料,无论是在房屋、公路、桥梁,还是在水利等各种工程建设中,都会被广泛应用,不可或缺。所以,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对于水泥的需求量非常大。水泥行业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不断地改进、优化水泥生产技术工艺,既提高了水泥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使其可以更具针对性地被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碳排放量较高,与低碳环保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布局下,水泥行业应当重视并加强对生产污染的控制,全面贯彻、落实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在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对水泥的需求,保证自身盈利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大局,有效减少水泥生产过程当中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低碳环保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内涵,分析了水泥生产过程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然后基于水泥生产的实践,就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