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了闭式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闭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以及换热效率优化方案,并介绍了一种分析计算方法,对成品闭式冷却塔的冷却能力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02.
杨柳  张琳  邓敏  杨文  韩云  金明路  谢俊杰  贺冕  蔡怡敏  章海波 《环境科学》2023,44(10):5779-5787
土壤中微塑料积累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但其物质溶出对植物造成的化学风险尚不明确.为探究微塑料浸出液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毒性效应,以聚酰胺(PA)和聚乙烯(PE)制备的微塑料纤维为对象,考察不同浸提温度(25℃和50℃)下两种微塑料浸出液中可溶性有机碳、氮(DOC和DON)溶出情况及紫外光谱学参数变化,并开展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微塑料PA在浸出液中DOC和DON的溶出量远高于聚乙烯微塑料PE,且DOC和DON浓度随着浸提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显著影响了浸出液的芳香性、疏水性组分含量及分子量等参数,而浸提温度则无显著性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微塑料浸出液均降低了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而对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等农艺特征指标影响较小.同时,微塑料浸出液造成了部分种子胚根和子叶的发育异常.研究表明微塑料浸出的物质对生菜种子萌发过程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需着重考虑微塑料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化学风险.  相似文献   
103.
杨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2):178-180
在分析国内外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背景下,根据某地2013年的水资源利用类型,试图构建了该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中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了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区的概况,对某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包括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和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中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大清河水系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采集大清河水系河流表层沉积物,分析了沉积物粒径分布、沉积物中有机质及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重金属的来源解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清河水系河流表层沉积物粒径分布以粉砂为主,占51.27%,砂、黏土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38.56%和10.17%;沉积物中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3.94%,且平原/滨海段含量较高;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68、110.28、73.91、34.74、32.01和227.88 mg·kg-1,均超出背景值.Cd、Cu和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5.90、2.69和2.15,以人为来源为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小顺序为Cd(217.38)Cu(16.05)Pb(7.45)Ni(5.64)Cr(3.23)Zn(2.91),其中Cd呈很强生态危害;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表明,大清河水系河流表层沉积物整体处于中度生态危害(RI=253.56).此外,随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增加,Cu和Zn含量增加;随沉积物粒径中值增大,Cd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5.
非常规水源补给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本文采集了凉水河水系表层沉积物,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进行了重金属的来源解析和风险评价,以期为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的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凉水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的均值分别为0.65、65.68、49.73、24.23、24.63和120.36 mg·kg-1,大部分元素超过了背景值.其中,Cd和Cu在整个区域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均值分别高达10.45和2.59,Zn在凉水河上游和中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2.54和2.27,Pb在凉水河中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为1.64,均存在明显的人为输入过程,可能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周边城市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凉水河水系沉积物整体上达到了强生态危害(RI=302.46),尤其是干流中游河段(RI=395.66);而沉积物质量基准结果表明,除个别样点外,凉水河水系沉积物基本无毒性.  相似文献   
106.
选择典型非常规水源补给城市河流(凉水河)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凉水河典型河段水体中营养元素(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其富营养化状态.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研究河段水体中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70 mg·L-1和1.78 mg·L-1,分别为地表水Ⅴ类标准的12.9倍和8.9倍.在时间尺度上,凉水河研究河段水体中TN、NH+4-N质量浓度冬季较高,夏季反而较低;水体中TP和SRP质量浓度全年基本一致.在空间尺度上,水体中TN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趋势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于一致,均在城镇区域沿河流方向逐渐上升,至农村区域平缓波动;水体中TP和SRP质量浓度均沿河流方向呈逐渐上升趋势.通过计算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发现凉水河研究河段无论是在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均处于"极富"营养状态(EI=93.49),富营养化现象已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07.
固定污染源可凝结颗粒物在监测时常被忽视,为了减少可凝结颗粒物排放,本文研究了其在烟气净化设施中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法脱硫装置、湿式电除尘装置对可凝结颗粒物的去除有协同作用,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质量浓度均高于可过滤颗粒物,但总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和可过滤颗粒物之和)排放量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在湿法脱硫进出口处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均超过了无机物的质量浓度,但在湿式电除尘出口处趋近相等.根据可凝结颗粒物无机部分水溶性离子成分及浓度的测试结果,推测可凝结颗粒物捕集过程中会有PM0.3进入,可凝结颗粒物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酸雾,并且在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作用下,酸性加强.本研究发现SO2-4是可凝结颗粒物无机部分主要的特征水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108.
铁岭市城市降雨径流产生面源污染对辽河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铁岭市城市水环境安全,选择铁岭市中心城区开展面源污染研究,以降雨实测数据和降雨频次计算出一年中大雨、中雨和小雨过程中各排污口污染物年汇入量,得出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强度以及污染物入河量规律,分析污染变化趋势,为政府治理辽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魏星  易杨柳 《四川环境》2008,27(5):31-34
对武汉市某小型浅水人工湖泊水质进行一年的理化监测并分析,结果显示:COD、BOD5均有季节性变化的规律;气温的变化影响湖水及底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天然降水量不同对湖水稀释程度不同;底泥的污染物释放量受温度影响;该水体可生化性差。据此,提出保护湖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硫酸与硫酸铵二次无机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气溶胶的环境、气候以及健康效应,与其有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这一背景下,硫酸与硫酸铵气溶胶在分子层面的形成机理得以揭示。对于硫酸气溶胶,通过比较不同计算方法下所得几何构型与相对能量的差异,表明密度泛函理论以及二阶微扰理论更为适用;并且从基本反应出发,研究了额外加入其他物质起到的催化作用。对于硫酸铵气溶胶,通过研究硫酸与氨之间以及最典型的三元系统SO_3/NH_3/H_2O之间形成硫酸铵气溶胶的过程,阐述其形成的历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