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01.
酸雨对旱地红壤磷素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酸雨对红壤磷素释放的诱导效应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 ,研究了酸雨作用下旱地红壤磷素释放的特征与规律 .结果表明 ,从长期的淋溶效果来看 ,酸雨可促进红壤磷的释放 ,且酸雨pH值越低 ,磷累积释放量越大 ;磷释放的动态变化在不同土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红壤磷素的释放强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效磷含量 ,而与阳离子交换量关系不大 .磷释放量与钙释放量相关性很弱 ,与铝释放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 ,与铁释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酸雨对红壤磷释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酸雨对铁铝化合物尤其是铁化合物的溶蚀作用所至 .  相似文献   
102.
对EsDAF气浮装置进行了研究.该装置取消了溶气灌,在循环泵的压水管和吸水管之间装有一个射流器和一个静态混合器进行吸气和溶气.采用显微摄像系统,对该装置中气泡粒径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环流比由10%增加到40%时气泡平均粒径由52.9μm降低到40.9μm,当表观气水比由12%降低到4%时,气泡平均粒径由55.9μm降低到40.1μm.这说明提高溶气系统中的紊流强度能够形成更多的原始气泡核位,从而可以形成更小的气泡随着溶气压力由300kPa增加到600kPa,气泡粒径分布曲线变低变宽说明压力的升高加剧了气泡的碰撞与并聚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灭草松和莠去津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振荡平衡法测定了低浓度范围内(<30 mg·L-1)灭草松和莠去津单、双溶质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单溶质吸附结果表明,4种土壤中灭草松存在不吸附、吸附2种类型,吸附等温线类型有L和C型;莠去津的吸附等温线有L、S和C型;有机质、矿物质及农药疏水性是影响灭草松和莠去津在土壤中吸附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单溶质和双溶质溶液中灭草松和莠去津的等温吸附线,发现混合溶液中它们的吸附行为相互之间随土壤类型不同存在竞争、无影响和协同作用,并且竞争程度与溶质浓度有关.用理想溶液吸附理论(IAST)和单溶质吸附等温线参数,模拟了双溶质溶液中灭草松和莠去津的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该模型不能很好的预测实验结果.进一步结合吸附机理分析认为,不同土壤中的竞争结果是由于2种农药在其中共同占有吸附点的情况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4.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辐射和固体NaOH联用的选择性加热方法,在低温下(<5℃)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研究了微波辐射、超声辐射和固体NaOH溶解内加热对其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叔胺的反应时间缩短为7min,产率增加了25%.以DADMAC作单体,聚合得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的特性粘度为2.7,絮凝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5.
农药的内分泌干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内分泌干扰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并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农药所引起的内分泌干扰现象.在此基础上,简介手性农药内分泌干扰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新农药吡虫啉水解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吡虫啉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实验表明,吡虫啉在酸性、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度较快.通过对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了水解产物主要是1(6氯—3吡啶甲基)—2咪唑酮,从而推测了有关吡虫啉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7.
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机构的科学家,正在从事一项把在烧煤的工厂中产生的一种主要工业废物——煤渣,作为肥料使用的研究工作。这种煤渣是一种新型的烧煤流化床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渣。这种流化床能够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并且在美国已得到大量地应用。据出席农作物科学第六十九届年度会议的该机构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目前正在估计把这种流化床所燃烧的含高硫量的煤的废  相似文献   
108.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归结于土壤有机质对它的结合,其它因素影响较小,Freundlich常数Kf与OM(%)有较好的相关性;吡虫淋能与腐殖酸作用发生电荷转移,并能与腐殖酸羟基形成氢健。  相似文献   
109.
水解聚合铝溶液中形态分布的定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 ̄(27)Al核磁共振(NMR)法,并应用“MINEQL”化学平衡模式计算法,对采用不同反应途径制得的聚合铝(PAC)溶液中的化学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和对比。模式计算结果与两种实验定量分析结果都较为吻合,结果表明,在水解聚合铝溶液中较稳定的化学形态主要有五种:一种单体形态[al_a],即Al ̄(3+),Al(OH) ̄(2+),Al(OH)_2 ̄+;3种聚合形态[Al_b],即和以及一种溶胶或凝胶形态[Al_c],即Al(OH)_3(am).这些化学形态的分布和转化不仅取决于溶液的化学特征,而且也取决于制备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0.
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动力学转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量均明显低于聚合铝且不稳定,AC随混凝条件如投加浓度、PH和混合时间而变,而PAC-25水解聚合形态不随混凝条件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状态,AC水解沉淀规律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形成无定形Al(OH)3絮体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