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就Al13形态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为此评述专题的后续部分、对天然水质分布平衡中表面三元络合物、颗粒物浓度效应、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了讨论。对酸性矿水、酸雨酸化条件下矿物风化的表面络合机理,有机配体的作用和速度限定步骤的当前论点作了介绍。对近年发展迅速的催化还原溶解和光氧化催化研究等问题作了粗略涉及。限于篇幅,本文未讨论有关水质处理过程中表面络合原理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3.
本文系统总结了有机污染物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现状,阐述了几种特定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机理,并对有关机理方面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样品的表面电位滴定实验及样品对重金属Cu、Cd的吸附实验.应用图解法及FITEQL优化程序确定了表面络合模式中的相应参数,并对模式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研究了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的拟合应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模式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但哪种模式从化学原理上看更正确尚不能证明.从模式计算的难易程度分析,扩散层模式有一定优势.模式应用中应特别强调的是模式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
污染水体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化学平衡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湘江霞湾江段重金属污染区内镉、铅和铜的形态分布化学平衡模式,该模式体系包括12种金属和12种配体,涉及134个络合反应、42个沉淀反应和2个混合固体沉淀、5个氧化-还原反应、3种金属在颗粒物上的吸附反应。模拟研究了重金属沉淀的边界和区域,实验测定了该江段河水与重金属的络合容量和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作为有机配体的计算参数,考察了该江段悬浮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表面络合常数作为吸附反应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了该江段不同站位镉、铅和铜的形态分布,其结果与形态分析实测和水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
Ⅱ尾矿砂对重金属的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3,12(5):356-364
本文研究了尾矿砂颗粒对Cu,Pb,Cd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种环境条件因素对颗粒面吸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微尾矿砂颗粒对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烈的吸附作用,并且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根据表面络合反应,对尾矿砂颗粒表面基团可能参与的表面络合反应和吸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讨论。并应用简化络合反应模式,求取了尾矿砂颗粒与Cr,Pb,Cd的表面络合形成的条件稳定常数pKad。  相似文献   
97.
新型混凝剂聚磷氯化铝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以碱氯化度B_p作为新型混凝剂聚磷氯化铝的控制参数,以使聚磷氯化铝与聚合氯化铝有可比较的基准。推导出B_p的计算公式为B_p=B~·+2R,并通过酸解聚实验解释了B_p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用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了固体聚磷氯化铝。   相似文献   
98.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显微镜电泳技术研究聚磷氯化铝的混凝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显微电泳技术和混凝实验研究聚磷氯化铝对100mg/L蒙脱土悬浊水的混凝过程。描述了聚磷氯化铝的电泳特征及其混凝作用特性,并在较低的、相同的碱磷化度Bp(Bp<1.5)基础上比较聚磷氯化铝与普通聚合氯化铝的混凝特征过程。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的混凝效能优于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100.
TiO2光催化氧化苯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以中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苯酚在TiO2水悬浮液中降解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在起始浓度,气相氧浓度,催化剂投加量(TiO2)光强度以及催化剂煅烧温度对苯酚光解速率的影响,揭示了苯酚多相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反应过程符合表现一级动力学规律,气相氧的影响为一级,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为负一级,在一定光强度下,催化剂的投加量存在一最值值,说明有效光强度,气相氧以及催化剂投加量是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关键因素,适当地热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