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磷释放的环境因子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勇  王超 《环境科技》2002,15(4):4-6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以南京玄武湖为例)底泥磷释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磷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溶解氧、pH值、温度和扰动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底泥磷对湖泊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为城市浅水湖泊底泥疏浚和营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2.
介绍了城市及城市边缘湿地的内涵与分类,以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指出城市开发使得城市湿地有着与天然湿地不同的特性,并造成湿地减少,功能丧失等问题,因而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73.
李宁  王超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2):4367-4371
采用新型聚酰胺胺一环糊精共聚物(PAMAM—CD)静态吸附模拟废水中的2,4-二氯酚(DC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PAMAM—CD投加量(W)、溶液体积(V)、吸附温度(T)、溶液初始浓度(C0)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PAMAM—CD对DCP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条件对吸附容量(qe)的影响顺序为:C0〉W〉V〉T。最佳吸附条件:Co=150mg/L,W=25mg,V=75mL,T=15℃。在此条件下的qe平均值达105.6mg/g,说明PAM-AM—CD对DCP吸附能力强,吸附机理主要是因PAMAM-CD对DCP的包合、氢键等作用。  相似文献   
274.
刘爱菊  方殿梅  王超  李梦红 《生态环境》2014,(12):1986-1990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Cu、Zn等重金属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并随着畜禽粪便的大量、广泛农用,Cu、Zn等低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逐渐累积以及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探讨Cu胁迫下土壤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文章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测定了红壤、黄土等8种典型土壤的潜在硝化势对Cu污染胁迫的时间效应;并利用统计分析手段研究了影响Cu胁迫下土壤的硝化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剂量下,Cu污染处理一周,各土壤潜在硝化势均受到完全抑制,即抑制率在80%以上;随着污染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土壤的硝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在540 d后,500 mg·kg-1 Cu处理土壤(除pH较低的红壤和黑土外)潜在硝化势的恢复率均达到其初始值的80%,即土壤硝化功能基本完全恢复;1000 mg·kg-1 Cu处理土壤(除褐土、棕壤和黄土3中土壤外)潜在硝化势的恢复率均显著低于80%。这表明Cu污染程度的增加可延迟土壤硝化功能的恢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u 污染胁迫下土壤硝化功能的恢复与其初始硝化功能以及其对 Cu 耐受能力显著相关。由此可知,长期Cu污染胁迫下,土壤的硝化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土壤初始的硝化活性及其对Cu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275.
时秋娜  张强  巩彦帅  王超 《环境化学》2021,40(12):3989-3992
利用优化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家用小轿车常用的16种不同品牌轮胎胎面和胎侧胶进行检验,检出丰富的胶料特征裂解产物和添加剂成分.根据胶料的特征裂解产物,发现轮胎胎面胶多为天然胶、顺丁胶和丁苯胶的并用胶,而胎侧胶则为天然胶和顺丁胶的并用胶,利用检出成分进一步进行分析,可将不同品牌的轮胎橡胶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276.
地聚合物(GP)具有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对重金属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通常由偏高岭土等制得,但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制备GP及探究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煤矸石掺杂赤泥作为原料制备GP,采用酸溶法探究在不同制备条件下GP各组分的变化及其与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关系,同时评估其浸出毒性.结果表明,在未加外源硅的情况下,GP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会随着凝胶含量的增加而提升,而外源硅则可以促进原料中Al2O3的溶出,改变凝胶的性质,进而提升其吸附性能.同时,相较于NaOH和NaOH+NaAlO2激活剂,采用NaOH+Na2SiO3激活剂制备得到的GP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更优异,理论最大吸附量达到137.7 mg·g-1.GP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二级动力学规律,吸附过程也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另外,GP可以有效地固化原材料中的重金属,减少其浸出.XRD等分析表明,煤矸石掺杂赤泥作为原料可以制备具有良好重金属吸附性能的GP.本研究可为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为以废治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77.
张家港水环境调水实验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张家港地区河网水环境,尤其是污染严重和常年淤积的城区以及南部水系,引长江水对张家港河网进行冲洗。为确定引水能力和张家港河网的水质改善效果,在张家港进行一次调水实验,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张家港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得到可靠验证。  相似文献   
278.
珠江口叶绿素a时空分布及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5月至2008年2月季度性对珠江口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珠江口水域初级生产力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别与底层、上游叶绿素a含量间无显著差异;表层叶绿素a含量在夏、春季明显大于秋、冬季,但各口门间无显著差异。珠江口水域初级生产力水平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冬季,但各口门间无显著差异。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别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初级生产力间相关显著。不同口门及不同季节间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环境因子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79.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外源cd和Pb复合污染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植物络合素(PCs)和谷胱甘肽(GSH)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外源较高浓度cd处理(≥3 mg·kg-1)和高浓度Pb处理(630 mg·kg-1)均抑制了小麦的生长,Cd和Pb复合处理加重了Cd的毒性;Pb处理小麦根内未检出PCs,仅检出GSH,但GSH并没有随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cd处理浓度(≥1 mg·kg-1)的增加,小麦根内PCs和GSH含量显著增加;cd和Pb复合处理增加了小麦根内PCs的合成水平,而降低了GSH的合成水平.回归分析显示,cd及cd和Pb复合污染小麦根内PCs的含量与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抑制率保持相当好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PCs可用于评价土壤环境中Cd及Cd和Pb复合污染的毒性.  相似文献   
280.
粉煤灰混凝土生命周期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评价了掺不同等级不同含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煤耗、CO2、NOX、SO2以及废弃物的排放,但并不能有效减少CO、CXHY排放量.因此可认为粉煤灰混凝土是一种很好的生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