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臭氧氧化法在活性污泥减量化中的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臭氧氧化在污泥减量化中的效果,考察了氧化时间、污泥初始浓度和臭氧投加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氧化法不仅能使污泥减量,而且废水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氧化时间及臭氧投加量增加,总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42.
太原煤化工区有毒气体泄漏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太原煤化工区氯气、氨气和光气这3种泄漏风险最高的有毒气体的事故条件,采用非定常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进行了一整年的事故扩散模拟.获得逐时次事故扩散浓度场并分析3种污染物泄漏的全年平均风险及各季变化.结果定量描述了氯气、氨气和光气的致死浓度、中毒浓度和刺激浓度的全年及各季平均风险范围,并分析了不同有毒气体风险范围的差异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水质污染特征,选取了太湖流域两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城市化进程高、人口高度密集的太湖北部重污染汇水口区域,一类是以耕地与涵养林为主导、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浙西小梅港区域。选取TN、DTN、PN、NH+4 N、NO-3 N、TP、DTP、PP、CODMn等主要指标,通过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分析,以期明确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格局下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表明:(1)汇水口水质劣于小梅港水质,但两区域均有相对较高的TN污染,因此两地河流TN污染控制依然是重要内容;(2)汇水口和小梅港区域水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格局、水循环过程、涵养林的生态功能是两区域水质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差异指标体现在DTN、NH+4 N、TP、DTP、PP、CODMn;(3)汇水口区域水质污染特征体现出较强的点源污染特征;小梅港区域水质污染则体现出以TN、PN、TP、PP为主要污染物的面源污染特征。因此在以建设用地为主导的汇水口区域需加强点源污染控制,优化产业结构;以耕地为主导的小梅港区域则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进而缓解太湖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几种最新的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对主要的两种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CN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并介绍了低温SCR、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我国环保投入财税政策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相应政策,指出现阶段我国环保财政存在投入仍然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财税政策对促进环保投入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总结国外经验,提出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综合运用多种财政工具以及深化环保税收政策的改革等对策,以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稳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6.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以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结合人工解译方法获得我国25个典型湖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非点源风险空间分布,并基于水源地非点源风险指数(NPPRI)对非点源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我国典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与二级保护区内居民点、开采用地、农田类用地等非点源风险普遍存在,部分水源地还存在水产养殖、旅游用地、畜禽养殖等风险源. 在监测的25个水源地中,水源地非点源风险隐患为高、较高、偏高、中度、低的比例分别为12%、4%、44%、20%、20%,风险隐患中度及以下的为40%,偏高及以上的为60%,说明水源地中非点源风险隐患总体明显. 另一方面,25个水源地中,非点源风险指数最大为42.0,最小为0.8,表明全国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现状差异较大,需引起重视. 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的大小与保护区面积没有正相关关系,各水源地非点源风险程度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主要和水源地与城市距离、当地相关部门对水源地重视程度、配套的管理措施及历史状况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7.
实验室废液由于受实验室性质和科研课题数量的影响,其排放源分散,废液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因此要对一个城市和一定区域实验室的废液排放量进行准确统计监管非常困难.本文采用分层抽样中的比率估计法SRE对某城市实验室废液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该城市科研实验室废液排放总量为107.8 T,统计误差为10.04 T.实验室间的差异以及调查统计的准确性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液的统计能够反映实际的废液排放情况,适合于环保管理部门用来对实验室废液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48.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发生了世界气井井喷史上罕见的特大井喷事故.这次事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硫化氢的沉降也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影响.本文研究了重庆市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情况,发现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zn,Cd,Cr以及硫污染,最后还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聚糖菌在污泥颗粒化中的脱氮能力及其微生物生态特性,采用反应器工艺、批式试验、显微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评估其反硝化能力,揭示其微生物群落的微观结构,探索聚糖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粒径污泥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对有机物的吸收率稳定在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指数(SVI10)稳定在30-50 mL g-1,远低于接种污泥的108.2 mL g-1.聚醣菌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和70%,氮气为主要气态产物.聚糖菌颗粒污泥被大量的四联球菌结构所充斥,丝状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构架和搭桥的作用.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聚糖菌可生存于各尺寸颗粒化污泥内;而聚磷菌受到严重抑制只能较少地分布在颗粒污泥的外围空间.上述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采用厌氧搅拌—排水—好氧曝气的处理模式成功培育出具有聚糖特性的颗粒化微生物聚集体,培育成功的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具有良好的反硝化特性.在整体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中聚糖菌为优势种群.图8表1参19  相似文献   
50.
实验研究了不同pH、温度、Mg2+投量和沉降时间下,镁盐、炉渣、镁盐+炉渣3种处理对模拟和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11~11.5、沉降30 min、30℃及Mg2+投加量为500~600 mg/L的最优脱色条件下,3种处理对艳红FXC模拟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8.41%、98.43%和99.37%,对实际印染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0.18%、89.63%和93.33%,其中,镁盐+炉渣脱色效果最好,这可能与炉渣吸附和起到协同增强Mg(OH)2沉淀效果的作用有关。对水样的液相色谱初步检测分析表明,实际废水脱色处理前后染色基团峰高和种类发生了变化。该研究对盐田富镁卤水和炉渣等废物的资源化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