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根据2014年全年实时在线观测数据,分析了徐州睢宁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气态污染物(包括SO_2、CO、NO_x、O_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不同气团对该地区大气污染浓度的影响。PM_(2.5)与O_3值在夏季最低,呈显著相关,表明夏季PM_(2.5)主要受控于本地大气光化学活性。在冬季,除O_3外,PM_(2.5)、SO_2、CO、NO_x值最高,且大气颗粒物主要以细粒子为主。O_3在春季最高,并与远程传输的气团且经过我国东部污染源密集地区相对应。高浓度的PM_(2.5)主要与冬季缓慢移动的气团相对应,这可能将PM_(2.5)及其气态前体物传输至该地区进而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682.
为探究偏压对土洞发育的影响机制,在极限平衡法和合理拱轴线的基础上,推导了砂土地层偏压地形下直筒型塌陷覆盖层临界厚度计算公式。通过开展以坡面倾角为主变量、结合填土高度和含水率变化的单因素试验,来论证公式的合理性以及揭示不同因素对倾斜地表下塌陷覆盖层临界厚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偏压地形下砂土地层直筒型塌陷的覆盖层临界厚度与土体性质、坡度等参数有关;随坡度增大,覆盖层临界厚度减小,地表塌陷历时缩短;覆盖层临界厚度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土体性质对砂性土覆盖层临界厚度的影响大于坡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解决平面应变条件下的砂土地层地形偏压工程问题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3.
为探究全氟己酮及其与CO2、N2协同下的抑爆能力,通过改变全氟己酮用量和CO2、N2的压力来观测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单喷CO2和N2不能实现对甲烷的完全抑爆;而单喷全氟己酮能实现对甲烷的完全抑爆;全氟己酮与CO2或N2混合喷出有利于全氟己酮完全汽化、提升其抑爆能力;与N2混合,抑爆所需的全氟己酮最小量由23 mL下降到17 mL,与CO2混合,阻爆所需全氟己酮最小量从23 mL下降到5 mL,全氟己酮与CO2混合使用的抑爆能力强于全氟己酮与N2混合使用的抑爆能力。全氟己酮/CO2的协同抑制机理在于全氟己酮产生的自由基F会优先替代氧气产生的O参与基元反应,CO2作为第3体参与反应会优先阻断OH的放热反应,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互补关系,从而更好地抑制和阻断甲...  相似文献   
684.
成都大气污染物在焚烧秸秆时的溯源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气团后向轨迹及气象数据,通过初步分析秸秆焚烧对本地及区域范围输送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研究不同空气污染类型(本地型、本地区域相结合型、输送型)特征,探索重污染条件的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  相似文献   
685.
臭氧是光化学反应的重要产物,反映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空气中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21年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与相关气象资料,统计了嘉兴市区近地面臭氧污染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气象要素及前体物NO2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分析了不同VOCs组分对臭氧生成重要性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嘉兴市区臭氧浓度月度变化呈“M”型,超标主要出现在5~9月;日变化呈单峰型。臭氧浓度与气温为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均为负相关,降水有利于臭氧浓度的降低。白天当风向为西南、南或东南风,风速大于4m/s时,臭氧浓度较高。NO2与臭氧显著负相关,VOCs中芳香烃对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综合现有研究,气象要素及NO2对嘉兴市区臭氧污染的影响不可忽略,芳香烃对嘉兴市区臭氧生成贡献显著,是臭氧污染优先治理的重要前体物。  相似文献   
686.
凌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对现有设备开展超低排放改造,265 t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项目采用中高温SCR脱硝+钙基半干法脱硫技术,改造后NOx、SO2、颗粒物等排放均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687.
长短管桩在含浅部持力层的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良好浅部持力层的地基中采用长短桩基础,可以充分发挥浅部持力层这一天然资源的良好承载性能。本文依托张家港地区某静压管桩长短桩工程实例,对含典型浅部持力层的地基中长短管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场测试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桩端置于浅部粉细砂层的短桩与桩端置于深部粉质粘土层的长桩的单桩承载力接近,设计极限荷载下,短桩桩顶沉降明显大于长桩,但均小于一般桩基沉降控制标准;长短组合桩中,短桩主要用于提高承载力,长桩主要用于控制沉降。本文结果可为长短组合桩理论研究和优化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