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随着高品位优质闪锌矿资源的减少,研究开发利用贫杂锌矿、含锌废渣等二次资源的锌冶炼清洁工艺,成为锌冶炼工业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碱浸-电解法作为一种生产高纯度锌粉的新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为了对碱浸-电解法生产高纯度锌粉新工艺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该新工艺的环境负荷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酸法和火法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酸法和火法工艺相比,碱法生产锌粉工艺的环境协调性更优越,其能源总需求、温室效应指数及酸化指数分别是酸法工艺的87.76%,47.80%和0.08%;是火法工艺的93.94%,9.25%和0.14%.   相似文献   
11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对目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性质、处理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了系列介绍与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渗滤液性质的研究,中观尺度的研究将更有助于指导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3.
老港填埋场渗滤液性质随工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老港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流出液,用不同孔径的系列膜进行了梯度分离。分离前后的渗滤液进行了TOC、TP、TN、氨氮和可溶性P等参数的测定,并建立了各参数与不同孔径膜的关系。结果表明,此工艺对老港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功效;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渗滤液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细胶体部分的百分含量增加,而可溶性部分降低;渗滤液的绝大部分污染物质集中于可溶性部分,而渗滤液中的P主要与大分子的悬浮物和粗胶体结合。  相似文献   
114.
常温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分类收集的城市生活有机垃圾采用专门设计的兼氧沤解预液化—常温厌氧消化的工艺技术进行处理。试验结果显示 ,兼氧沤解对生活有机垃圾的预液具有较好的效果 ,液化率达 80 %以上 ,可以满足反应器对生活有机垃圾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5.
老港填埋场新鲜渗滤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系列滤膜对老港填埋场2003年3月份新鲜渗滤液进行了梯度分离.并研究了其CODcr、氨氮、TOC、IC、TC、TS、FS、电导率、pH、色度,浊度的变化趋势与不同孔径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膜孔径的减小,CODcr、氨氮、TOC、IC、TC、TS、FS、色度、浊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不大,说明可溶性部分物质对新鲜渗滤液的污染性贡献最大;电导率、pH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6.
二恶英的毒性及环境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二恶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毒性和环境来源.二恶英是由2个或1个氧原子联接2个被氯取代的苯环组成的三环芳香族亲脂性固体有机化合物,非常稳定,难以自然降解,是目前发现的无意识合成的副产品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界和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其来源可分为工业来源和非工业来源,工业来源包括有机氯化学品的生产与纸浆氯气漂白过程、固体废物焚烧、热电以及金属生产等,非工业来源包括汽油,家庭固体燃料(木材和煤)以及木制品和家庭废物等的不完全燃烧、光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等.  相似文献   
117.
不同粒径零价铁(ZVI)对污水污泥H2S和CH4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不同粒径零价铁(ZVI),包括200目普通铁粉(200m-ZVI)、800目超细铁粉(800m-ZVI)和纳米铁粉(nZVI,粒径=20 nm),对污水污泥的硫化氢和甲烷释放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22 d内,添加0.1%的200m-ZVI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提高48.0%,而添加0.1%的800-ZVI和nZVI,则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分别降低33.1%和77.1%;(2)不同粒径ZVI均可以提高污泥沼气中的甲烷浓度,且依次为nZVI>800m-ZVI>200m-ZVI;(3)在23 d内,添加0.1%的200m-ZVI和nZVI使污泥的甲烷累计产生量分别提高了15.5%和40.6%,而添加0.1%800m-ZVI则使甲烷产生量降低了12.5%。nZVI可以有效控制污泥的硫化氢释放,并显著提升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118.
不同改性剂改善污泥土工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了泥土、矿化垃圾、粉煤灰和建筑垃圾4种改性剂改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结果表明:(1)随着4种改性剂与污泥的混合比增大,混合物含水率降低。(2)当混合比为0.7(质量比)时,各种混合物的抗压强度都达到50kPa的填埋要求;当混合比为0.3~1.0时,混合物的抗压强度随着混合比的增大呈指数形式增大;比较4种改性剂对抗压强度的增大能力,粉煤灰最强,建筑垃圾次之,泥土和矿化垃圾较弱。(3)在50kPa预压力下,混合物要达到不小于25kPa的抗剪强度,泥土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1.0,矿化垃圾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1.0,粉煤灰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0.7,建筑垃圾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0.7。(4)除加泥土的混合物外,混合物压缩系数随着混合比的增大呈总体下降趋势。(5)粉煤灰除臭效果最好,矿化垃圾次之,建筑垃圾较差,泥土最差。  相似文献   
119.
垃圾焚烧飞灰对陶瓷砖烧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DTA-TGA分析及烧成实验2种方法确定不同配比物料制陶瓷砖的最佳烧成温度及烧成范围,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测定了不同配比物料在各自最佳烧成温度下烧成所得制品的性能及浸出毒性。结果表明:DTA-TGA分析所得烧成温度略高于实际烧成温度;飞灰掺加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陶瓷砖的烧成温度,当掺加量为10%、20%和30%时,制品最佳烧成温度分别为1 132、1 031和985℃;各配比物料在各自最佳烧成温度下烧成的制品均达MU20强度等级,满足抗风化的要求,制品浸出毒性远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利用废弃红砖生产环保乳胶漆的制备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乳液种类、乳液含量、醇酯十二含量、丙二醇含量和增稠剂含量对环保乳胶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红砖微粉与苯丙乳液有较好的相容性,当乳液含量为25%~30%,醇酯十二0.4%~1.2%,丙二醇3.00%~3.75%,增稠剂1‰~1.5‰时,砖质环保乳胶漆产品低温稳定性良好,可成完全悬浮状态,表干时间小于30min,摆杆阻尼次数可达103次,附着力等级大于5,这为建筑废物资源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