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51.
南京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在国控点草场门进行了连续一年的PM2.5采样与分析。6种离子日均浓度为5.29~67.6 μg/m3,其中SO42-、NH4+、NO3-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6 种离子约占PM2.5总质量的31%,SO42-、NO3-和NH4+相关性较好,NH4+是PM2.5中硫酸盐和硝酸盐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离子。  相似文献   
5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1%硝酸溶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不加抗干扰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酸雨中K、Na、Ca、Mg,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满足酸雨监测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3.
利用综合指标和一元分布拟合筛选重点污染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将综合指标和数理统计一元分布拟合方法运用于重点污染源的筛选,通过筛选排污量离群单位来确定重点污染源.研究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分布,污染源各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重点污染源的筛选时,针对污染源所处不同地理位置或不同排放去向,可造成不同危害程度的问题,采取了对污染源所处地理位置或排放去向进行加权的方法;针对当污染源排放多种污染物,多参数筛选难于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综合参数进行筛选的方法.采用的重点污染源的筛选方法更具有理论依据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4.
鲁涵  曾妍妍  周金龙  孙英 《环境科学》2022,43(10):4459-4469
为了揭示新疆喀什噶尔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咸化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Duorv图、PCA-APCS-MLR模型、离子比值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2018年采集的69组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TDS的变化范围为573.0~16700.0 mg ·L-1,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l、SO4和SO4·Cl型;咸化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咸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规律;蒸发浓缩作用和溶滤作用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咸化的主要因素,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逐渐减弱,而蒸发盐岩的风化溶解持续加强,也是导致深层地下水咸化程度大于浅层地下水的首要因素;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地下水咸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邻含水层咸水的越流补给加剧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咸化.  相似文献   
55.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根据2016年佳木斯市区四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六项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各监测点位空气质量的功能区类别及各参数变化情况;采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参数评价了各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等级,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采用寇式改良法研究了四氟硼酸化1-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考察了烷基侧链长度对毒性的影响,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了离子液体对小鼠胃、小肠、大肠、肝和肾组织的损害.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Cnmim] BF4,n=10、12、14、18)对小鼠的肠、肝、肾等组织均有损伤,其LD50值在56.16 ~214.18 mg·kg-1之间,为中等毒性.四氟硼酸化1-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烷基侧链长度有关,当碳链长度为14时,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57.
采用Durov图、PMF模型、Gibbs图、离子比值法和饱和指数法对2016~2018年采集的1326组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地下水中盐分的来源及高盐地下水形成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绿洲带微咸水和咸水占比分别为37.2%和19.1%,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型;在微咸水、咸水、盐水和卤水中岩盐、石膏等蒸发盐岩的持续溶解是导致高盐地下水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Cl-、SO42-、 Na+与TDS(P<0.001)及岩盐、石膏的SI值与TDS(P<0.001)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也证实了这一点;冲积平原区较差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细粒岩性和弱碱性的水化学环境为地下水中盐分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形成高盐地下水的次要因素;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承压水区高TDS潜水沿井壁入渗补给承压水含水层,也是加剧深层地下水咸化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58.
59.
为了解新型高能量密度的含能材料DNTF合成的废水特性,对合成工艺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对合成过程的实际废水COD、BOD、Cl-、SO24-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DNTF为多步有机合成产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水可生化性差。可通过超声空化、铁微电解、吸附等预处理提高可生化性。废水的含盐量很高,对生化影响较大。鉴于废水的酸性很强,用其生产絮凝剂,可以实现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6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质量、碳排放并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除青海省和四川省以外,其他7个省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小;同时流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极度、重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共计5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较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共计63.2%. 2005-2021年黄河流域CO2排放量上升,但排放强度总体下降,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CO2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供水量平稳耗水量增加、用水结构不合理、上游用水效率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水资源超载、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3)黄河流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