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远程数值模拟技术在赤潮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赤潮灾害应急监测的需要,以应急监测实施为出发点,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技术和赤潮藻种扩散模拟技术,建立可业务化应用的赤潮应急监测远程数值模拟平台。平台可成为多部门应对赤潮灾害的协同工作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赤潮发生后藻种的漂移方向、扩散范围等信息,并为监测队伍提供监测范围指引。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突发性赤潮灾害的远程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了赤潮应急监测方案的合理性和监测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值,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值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3.
<正>近日,由省安委会办公室牵头成立的危化品及运输车辆安全暗访组奔赴全省各地暗访。一路下来,发现了不少隐患,令人心惊。油库"带病"运行"都漏油了,还在营业,就不怕发生事故?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7月30日,暗访组走进中石油四平销售分公司公主岭油库付油区检查,发现正在给一辆柴油罐车付油的1号付油线计量器总成底部漏油。为防止漏出的柴油外溢,油库竟然用一个铁盘将漏油接住。  相似文献   
134.
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是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瓶颈,论文采用石灰+硫粉+生物淋滤的方法去除重金属,制备改性污泥,探讨其对矿区Cu、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实现以废治污的目标。供试水稻土采自江西某矿区附近农田,土壤Cu和Cd的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浸出量分别为40.34 mg·kg-1和660.1μg·kg-1,其中Cu的质量分数超过国际标准值15 mg·kg-1。通过室内土培的方法,将改性污泥分别按土重的0%、1%、3%、5%和10%施入供试土壤培养30 d后,分析土壤Cu和Cd的活性、形态变化以及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等指标评价改性污泥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污泥对土壤Cu产生显著的钝化作用,且各施用量对Cu的有效态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土重的5%时,Cu的有效态含量降至12.03 mg·kg-1,低于国际标准。改性污泥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相对较弱。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1%时,土壤Cd的活性反而有所增加。当改性污泥的用量为5%时,Cd的活性显著降低,土壤Cd的浸出量降至539.6μg·kg-1。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Cu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改性污泥用量增加,可交换态Cu含量下降,当改良剂用量为土重的5%时,可交换态Cu由8.10%降至4.10%。相反,有机结合态Cu含量由26.45%增加至32.34%。土壤的可交换态Cd含量由36.80%降至30.69%。说明施用改性污泥,土壤可交换态Cu、Cd向有机结合态发生转化。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能较好地指示修复效果,且土壤脲酶的指示效果优于蛋白酶。  相似文献   
135.
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数量逐年递增,与瓷或玻璃绝缘子相比较,硅橡胶材料伞套更易出现老化问题,以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微观特性为切入点,从伞裙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失重、EDS、SEM五个方面对试品伞裙进行微观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次复合绝缘子氢氧化铝填料含量较少,白炭黑填料较多、填料颗粒度较大,且伞群表明存在填料析出现象。  相似文献   
136.
遥感数据结合Biome-BGC模型估算黄淮海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胡波  孙睿  陈永俊  冯丽超  孙亮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61-2071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作为表征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在全球变化研究及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iome-BGC是一个模拟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中的能量、水、碳、氮的流动和存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论文利用2004年时间序列MODIS LAI遥感产品和气象数据,对黄淮海地区的NEP和NPP进行了模拟估算,由于Biome-BGC模型没有农作物生理生态参数,农作物模拟通过修改草地生理生态参数,并在增加施肥、灌溉和收割代码基础上实现。结果表明,2004年黄淮海地区NEP、NPP呈现南部大于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平均NEP和NPP大小顺序分别为: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农作物>灌木>草地、混交林>农作物>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木>草地;与观测数据、MODIS NPP产品和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表明Biome-BGC模型可较好用于区域植被生产力的模拟,农作物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的决定系数达到0.612 3,且模拟得到的黄淮海地区农作物NPP比MODIS NPP产品更接近统计值。  相似文献   
137.
全氟化合物(PFCs)持久存在于水环境中,难以通过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提高水中PFCs的去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快速小柱实验探究了UV、H2O2和颗粒活性炭(GAC)组合工艺对水中4种PFCs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UV照射时长和H2O2质量浓度对PFCs的直接去除效果及其对后续GAC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长链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始终表现出较短链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更高的去除率。单独GAC吸附对长链全氟PFOA和PFOS去除率为59.6%和64.3%,但对短链PFBA和PFBS去除率仅为11.7%和13.1%。单独UV或单独H2O2分别与GAC联用时,随着UV照射时长和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4种PFCs的去除率略有增加,且UV照射的增益效果较H2O2更优。UV/H2O2/GAC联用工艺对水中4种...  相似文献   
138.
芽孢杆菌脱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废水处理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芽孢杆菌(Bacillus)经纯化和驯化培养,对其脱氮性能进行了单纯性脱氮试验研究,并对其生长周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9.
随着我国首座冰区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的建成,冰区核电的冷源安全保障技术受到管理者和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核电站冬季冰期海水利用工程安全保障的监测需求,分析了雷达在取水口近岸海域监测浮冰的优势,并以雷达技术为核心设计了面向冰区核电站的雷达海冰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在红沿河核电站中的应用。系统实时提供的海冰信息,可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城市废水管网系统中臭气的最常见的发生源主要有下水道总管道和泵站。生物脱臭中的土壤生物过滤法系统对于终端控制来说不仅效果明显 ,可以消除超过 99%的臭气 ,而且 ,土壤生物过滤法的操作和维护费用低 ,对环境不造成冲击 ,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对土壤生物过滤法的结构、作用机理、效果、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