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9 毫秒
31.
陈宏  陈平 《干旱环境监测》1995,9(4):224-225
使用经过仔细调整的MAT-281UF6质谱计进行六氟化铀中烃、含氯烃和部分取代卤代烃的分析,给出了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等效于美国ASTMC761-83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32.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一种集生物氧化、过滤、吸附于一体的新型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BAF的发展沿革,综述了BAF在填料、生物膜、有机物、SS、氨氮去除、脱氮除磷、有毒有害物质降解方面的最新进展,拓宽了BAF组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指出BAF作为一种深度处理工艺是非常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水处理技术,尤其对我国今后中水回用、企业污水闭路循环以及"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大研发和开发力度,推广其应用。  相似文献   
33.
通过模拟试验,比较研究EDTA、柠檬酸和EDTA与柠檬酸联合作用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d、Pb的释放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浓度的提高,土壤中Cd、Pb的释放量增加,最大释放率分别为0.9%、8.1%;随着EDTA浓度的提高,土壤中Cd、Pb的释放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释放率分别为1.3%、24.2%;两种萃取剂联合作用提高了土壤中Cd的释放率,能有效地释放土壤中的Cd、Pb,最大释放率分别为1.85%、17.3%。  相似文献   
34.
高浓度有机牧场养牛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昌某有机牧场的养牛废水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浓度高等特点,采用厌氧消化-UASB-SBR组合处理工艺,进水COD为18~20 g/L、NH3-N为410~510 mg/L、SS为4~6 g/L,通过工程调试和运行后,出水COD、NH3-N和SS去除率分别为98.1%、76.1%、97.5%,各指标均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要求。对南方地区的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利用CDM-PSS-DGT装置累积测量水中的Ni2+和C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DM-PSS-DGT装置对Ni~(2 )和Co~(2 )的累积和测量.测定了Ni~(2 )和Co~(2 )与聚乙烯苯磺酸(PSS)的条件配位稳定常数以及Ni~(2 )和Co~(2 )在扩散层中的扩散系数.考察了酸度、离子强度以及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对CDM-PSS-DGT装置累积水中Ni~(2 )和Co~(2 )的影响.在pH 4-9范围内,酸度对Ni~(2 )和Co~(2 )的累积容量影响不大;离子强度对Ni~(2 )和Co~(2 )的累积容量有较强的影响,随着离子强度的不断增大,CDM-PSS- DGT装置对Ni~(2 )和Co~(2 )的累积容量逐渐下降;碱金属、碱土金属与Ni~(2 )和Co~(2 )共存时,CDM-PSS-DGT装置对Ni~(2 )和Co~(2 )优先累积.经测定Ni~(2 )和Co~(2 )与结合相PSS的条件配位稳定常数(lg K)分别为8.04和8.07.配制水中CDM-PSS-DGT装置能准确地对Ni~(2 )和Co~(2 )进行测量,Ni~(2 )和Co~(2 )的测量回收率分别为:93.84%和91.82%,RSD%分别为:3.53%和4.89%.  相似文献   
36.
利用微藻混合培养处理餐厨垃圾消化沼液具有高效固碳脱氮的优势,然而存在优选混合培养比和协同强化作用机制不明的问题。对比分析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slis)在单一和混合培养模式下的微藻生长特性和沼液处理效果,研究了微藻的胞外可溶性聚合物(SAP)对微藻生长的促进效果及竞争协同机制。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和雨生红球藻为最佳的微藻组合,最大生物量为0.655 g/L,COD去除率为76.2%,NH4+-N去除率为60.1%;雨生红球藻和斜生栅藻之间存在hormesis效应,释放的可溶性微藻产物SAP作为异种化感物可被对方利用,且两者对不同污染组分同化能力存在差异性,形成协同竞争作用缓解了高浓度废水及SAP对微藻生长的抑制,可为微藻混合培养提高生物质产量与强化沼液处理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石灰配施有机物料修复酸性Cd污染稻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光辉  成晴  陈宏 《环境科学》2021,42(2):925-931
以重庆市某县Cd污染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小区试验,探讨石灰和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Cd形态及水稻植株Cd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研究对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修复剂的施用能显著提升土壤pH、OM含量和CEC,CEC与O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正相关;pH和CEC是导致土壤Cd由酸可提取态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修复剂的施用,B1~B6处理酸提取态Cd占比下降22.92%~31.25%,导致水稻植株Cd积累量也不同程度下降,表现为CK(对照)≫B6(石灰+秸秆)≈B4(石灰+生物炭)≈B3(石灰+活化腐殖酸) > B2(石灰+腐质有机肥)≈B1(石灰) > B5(石灰+油枯).B1~B6处理糙米Cd含量下降9.90%~20.79%,但均高于国家限量标准(GB 2762-2017);精加工后B1~B6处理精米Cd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综合结果表明,复配型修复技术对当地实现农业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和粮食安全输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B5处理(石灰+油枯)是修复酸性Cd污染稻田的最佳配施措施,酸提取态Cd占比下降31.25%,水稻植株Cd总积累量下降33.32%,而精米Cd含量减少42.17%.  相似文献   
38.
基于保户和保险公司共享的最佳巨灾保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宏 《灾害学》2004,19(2):92-96
采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巨灾保险,提出了保险合同怎样创新的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巨灾保险供应不足的弊端.对保户而言,这一创新将拥有更大的弹性,进而改善其福利.通过分解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害程度,说明了保险合同怎样设计才对保户最有利.最后,在同时考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的情况下,得出了一般化模型.  相似文献   
39.
城市郊区由于其特殊的经济与自然特点,决定了它的环保工作与城市市区环保工作的密切关系。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各种公共事业、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城市的郊区。当前城市郊区环保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领导重视不够,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少,素质差。一般来讲,领导比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