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海洋生态问题本质上是制度问题。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但多种复杂制度之间是否能够形成治理合力,制度缺失、制度无效和制度冲突等问题是否存在,尚有待进一步解答。为此,文章在梳理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基于制度互补视角挖掘现有制度的互补空间,探究查缺补漏、规范修正和协调统筹的制度改革路径,以期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从多到优”的有效过渡。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演进可分为初步建立、稳步推进和改革转型三个阶段,呈现出从陆海分割到陆海一体化治理、从政府单一主体监管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从标准规范到法律保障的趋势特征。制度需求引致与制度供给滞后、制度成本制约与制度收益驱动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因。海洋生态保护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系统性工程,不同生态保护制度之间的联动耦合至关重要。立足制度互补理论视角,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在保护主体、保护手段和保护过程三个层面均存在较大的互补需求,其中保护主体单一的问题主要因制度缺失导致,保护手段的低效主要受到制度适应性不足的影响,而保护过程的割裂主要反映了制度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基于此,未来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补充应围绕政府职责梳理和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制度的修正重点在于进一步完善市场激励、信息公开等非政府机制,制度的协调则要实现立足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推动政策工具的有效衔接配合。  相似文献   
12.
读者园地     
我在县级站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的一名热心读者.“管理与改革”栏目的文章,我很感兴趣,每份刊物到手,必反复阅读,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思考,受益匪浅.据我所知,目前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专门环境监测刊物仅有两份,一份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办的《中国环境监测》,另一份是《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就环境监测管理方面的内容而言,贵刊办得更有特色,刊登的文章更有针对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我国南方亚热带森林地区大气VOC浓度易受区域人为源排放影响。为定量探究其影响,于2019年8—9月在鼎湖山和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站点,通过无人机机载设备采集并分析了午后和晚上林冠层上方不同垂直高度的大气VOC和臭氧浓度,结合WRF-GC模型模拟和情景分析定量评价了区域人为源排放对林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区大气植物源VOC(BVOC)浓度低,人为源VOC(AVOC)浓度相对较高;车八岭AVOC浓度低于鼎湖山,BVOC浓度则高于鼎湖山,受区域人为源排放的影响较鼎湖山小;[甲基丙烯醛(MACR)+甲基乙烯基酮(MVK)]/异戊二烯比值高,说明2个站点BVOC大气转化均较快;2个站点不同采样高度上AVOC物种浓度差异均不显著,车八岭BVOC物种浓度差异也不显著,但鼎湖山异戊二烯和α-蒎烯在25和100 m处浓度差别较大,垂直湍流扩散可解释这一差异。此外,WRF-GC模型对鼎湖山林区大气污染物地表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好。在关闭区域人为源情景下,鼎湖山异戊二烯日均模拟浓度增加4倍,臭氧浓度降低3倍,说明我国南部亚热带森林大...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3月~ 6月对无锡鼋头渚的鹭鸟繁殖期的种群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栖息地共有鹭巢 3 64 0 0个 ,巢密度为 0 5 2个 /m2 ,平均每棵树有巢 3 3 6个 ;较早迁来的夜鹭首先占据了远离村庄及公路的相对较好的位置 ;鹭类筑巢对高大的马尾松利用率较高 ,且个体较大的鹭鸟多占据树的中上部 ,个体较小的鹭鸟则主要栖息于下部 ;夜鹭和牛背鹭平均窝卵数为 3个 /巢 ,白鹭和池鹭为 5个 /巢。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煤体在冷冲击影响下强度损伤特征及细观结构演化规律,通过自制低温冲击系统,利用声发射、金相显微镜宏观与细观手段结合的方法,基于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干燥煤样、饱水煤样冷冲击前后细观结构演化进行量化表征,并通过测试渗透率验证煤体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煤体中超声波波速随冷冲击温度降低而下降;相同时间内,冷冲击温度越低,声发射振铃计数表现越活跃,煤体释放能量愈大,致裂效果越显著;经冷冲击后的饱水煤样相对于干燥煤样会产生更多的斜向新生裂隙,新萌生裂隙与原生裂隙交汇贯通形成絮状网格,其渗透效果显著提升;随冲击温度的降低,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增大。研究结果可为低温改善煤层透气性,增产煤层气及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统计了淮阴市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在拟合公式的基础上,对未来50年和100年内烈度的缺失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结合烈度上限值影响预测结果的实例,对预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被广泛用来研究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来源、水量平衡及不同水体间的补给关系。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庐山地区三个不同研究点(庐山西北面莲花镇,山顶牯岭镇和东南面海会镇)采集的102个次降水样品同位素资料为基础,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氘盈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大气水汽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庐山地区夏半年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值δ18O平均值(-6.1‰)小于冬半年(-4.8‰);氢氧同位素特征和氘盈余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平均氘盈余值(10.6‰)大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评估值(10.0‰);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δD=7.45δ18O+8.36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δD=8δ18O+10相比,其斜率和截距均偏小。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同位素特征发现,庐山地区大气水汽夏半年主要来源于低纬度南海和印度洋,冬半年来自于干燥的华北和西北内陆;局地水汽影响和地理位置差异导致了降雨同位素特征的空间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今后展开庐山地区水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HSE管理体系作为当今石油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显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HSE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仅会在企业的安全环保、生产经营管理中起到良好效果,同时也对推动企业管理一体化起到积极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都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探讨,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环境保护、人员健康及管理控制等因素的整合改进提出了新思路和设想;一些企业结合专家、学者建议的同时,也在企业内部进行变革。但是,  相似文献   
19.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生态效率的测算,对生态效率的空间互动特征缺乏相应地分析。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5年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互动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高生态效率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省份,而低效率区则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省份。(2)在全国层面,基于经济权重矩阵得到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区域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互动效应。(3)分样本估计中,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样本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均大于全样本估计得到的空间自回归系数,故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内部的空间互动效应强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空间互动效应,呈现出“群分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0-2007年的雷电灾害资料进行分析,给出我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城市雷电灾害的成因;对典型城市雷灾个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防雷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