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平煤矿煤巷掘进中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大平煤矿为例,通过分析大平煤矿以往煤巷掘进的预测数据和试验结果,指出了R值指标法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选定标准、可靠性评价指标以及测试方案,在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瓦斯涌出初速度q为该矿井煤巷掘进突出预测的最敏感指标,其临界值取5 L/min,钻屑量S值作为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辅助指标,临界值取4 kg/m;为矿井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预测和效果检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唐公沟矿存在的煤层自燃隐患,分析其煤层自燃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和检测数据,提出防治矿区煤层自燃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实践效果表明,采取措施后的煤层综采上隅角CO浓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增强了矿井防灭火应急救灾能力,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系数.  相似文献   
103.
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充分调研IPCC指南及相关排放系数文献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采集与整理,其中对电力行业排放系数的收集细化到不同技术水平、煤质来源水平和区域水平,并在电力行业排放系数收集的基础上,对其他主要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收集,完成了数据库设计与建库工作。主要包括四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库"、"活动水平数据库"、"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统一管理与访问。经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提供数据的分析应用,为温室气体核算和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供科学数据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采用絮凝、吸附氧化、纳滤以及吸附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工艺过程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的效果和费用。结果表明,废水经过絮凝-纳滤-吸附氧化处理工艺,使废水的COD降低到1 000 mg/L以下,氨氮含量低于25 mg/L,CN-含量降低至5 mg/L以下,满足丙烯腈工业废水处理出水指标要求,且操作费用适中,为实现丙烯腈生产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近年来我国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及汾渭平原)臭氧局地化学生成的控制因素,利用2014-2019年这些区域共8个代表性站点的夏秋季臭氧及前体物浓度数据,比较分析五大重点区域8个站点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成特征及其与臭氧化学生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这5个重点区域的VOCs浓度主要由烷烃组成,而活性组分则以烯烃、含氧VOCs和芳香烃为主.(2)以泰安和成都作为郊区和城市站点的案例研究表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平均温度增加2℃、辐射增加20%或天然源排放增加20%)可能对当地臭氧生成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它们并不足以改变对臭氧生成控制区的判定.(3)通过采用VOCs来源解析技术和相对增量反应活性的方法,发现机动车尾气、工业和溶剂使用等人为源类别是影响局地臭氧化学生成的关键VOCs排放源,而在农村或郊区(如望都、泰安等站点),天然源VOCs对臭氧生成贡献很大.研究显示,实现降低各城市臭氧峰值浓度,则需要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前体物减排策略,以便根据每个城市的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当地臭氧生成的影响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认为,重点控制人为源VOCs是有效...  相似文献   
106.
气候谈判中采用的碳排放基准数据,关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本文认为基于生产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数据为气候谈判基准是不合理的。提出基于贸易隐含碳的城市人均碳足迹数据为基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纽约、东京、伦敦、上海)进行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情况下,上海的人均碳足迹最低。2008年,纽约为上海的2.2倍,伦敦为上海的1.8倍,东京为上海的1.6倍。本文希望在考虑贸易隐含碳的情况下,对国际上有相近功能的城市人均碳足迹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气候谈判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消防部队作为应对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主导救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优势、体制优势、装备优势、经验优势、信息化建设优势、地域分布优势和群众信任优势等7个方面获得充分论证。从政府加强法制建设,扩充现有消防人员的编制,进一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消防部队整体实战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消防部队主导地位的措施。笔者认为:只要保障有力,在我国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组建一支以消防部队为主导的能够承担多种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是可行的,消防部队作为主导救援力量具有其他任何应急救援组织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8.
能源部门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1990-2005年,电力和热力是能源部门CO2排放的主要排放源,其次是交通运输业.从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非OECD国家主要地区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情况看,北美OECD地区是电力和热力人均CO2排放量最高的地区,其他各排放源不同程度地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整体上,非OECD国家主要地区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活水平影响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从2005年主要国家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情况看,除印度外,电力和热力是大多数国家能源部门的CO2主要排放源.中国的电力和热力对能源部门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各国对能源部门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次排放源情况相差较大,美国和欧盟(27)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等服务型产业,中国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其他国家的次排放源分布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一些基本假设,运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均匀充满9.5%瓦斯气体浓度的不同拐角二维方形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不同拐弯巷道内瓦斯爆炸过程中的火焰传播速度、压力和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拐弯巷道内冲击波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增加;在巷道拐弯处会产生复杂的流场,并在局部区域内对冲击波有激励作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瓦斯在拐弯巷道内爆炸传播的本质,从而可为制定防爆抑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针对隧道稳定分析计算方法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基于滑移线场提出一种简洁方便的图解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首先发展完善了无支护黄土隧道全断面围岩滑移线网络图分析方法,然后,通过MATLAB实现了滑移线网络法的可视化分析程序,结合试验性黄土隧道塌落监测成果验证了无支护黄土隧道全断面围岩滑移线网络图分析方法的分析程序,最后,评价分析了黄土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黄土隧洞围岩坍塌范围及土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土拱极限承载力随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且敏感程度升高,黄土土拱极限承载力随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且敏感程度降低,坍塌范围随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